ZKX's LAB

今年北京重点区域20余条道路推广“多功能灯杆”

2020-07-20新闻3

小小路灯杆,不仅安装了路灯,上面还挂着交通标志牌、指路牌、公厕方位指示牌、电子摄像头……今后,像这样的“综合杆”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行步道上。同时,充当“拦路虎”的电箱设施也将隐入到绿地、胡同院落里,实现还路于民,让人行步道重新恢复清清爽爽。北青-北京头条记者7月20日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今年北京市将重点推进东城区崇雍大街、朝阳区CBD、海淀区中关村西区等20余条道路“多杆合一”建设,并对核心区100余处电力箱体开展“隐形化、小型化、景观化”治理。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东城区雍和宫大街看到,一处经过综合改造的“综合杆”集合了监控探头、道路指示牌和路灯等多项功能。“现在走在大街上痛快多了,甚至从簋街能一眼看到北二环。”东城区城管委副主任王涛说,以前,全长900米的雍和宫大街上立着233根各类杆体,标识标牌杂乱,不仅影响道路景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经过“多杆合一”改造后,目前已整合精简为77根“综合杆”。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景观处副处长陈龙介绍说,合并的时候将选择一根“母杆”,母杆按照电车杆、路灯杆、交通设施杆的顺序优先选择。但是到底哪种杆子作为母杆也并不固定,而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因地制宜来设置,“一路一策、一杆一策”,根据道路宽窄、区域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杆体样式。此外,杆体的外观、样式、色彩、风格还要与周边景观相匹配,与街区环境相协调。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经过“多杆合一”改造的灯杆上,设计了方形盒子和专用滑轨。借助专用滑轨,后续可以在任意位置加装设备或是加挂指示牌。而“方盒子”的学名叫“法兰盘”,上面的六个小圆孔和一个长方形大洞,是预留的走线孔。有了这个法兰盘,路灯杆上就能再加装横臂,上面安装各种监控设备,从而时灯杆具备一定拓展功能。

与“多杆合一”改造同步进行的还有电力箱体“隐形化、小型化、景观化”治理。据了解,雍和宫大街过去占道的大型电力箱体有7台、电力小型墙地箱96台,影响道路环境美观,并且对市民出行具有安全隐患。王涛介绍,电力箱体实施“一箱一案”改造,利用路侧绿化景观让箱体隐形,受条件限制无法实现隐形化的电力箱体,按照小型化、景观化设计改造,“有些放进了周边胡同院墙内,有的在电力箱体外侧砌上灰砖,尽量与周边环境协调。”王涛说。如今,雍和宫大街电力箱体由原有的103台精简为66台,并且全部退出人行步道。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北京市城市道路多杆合一工作导则》和《北京市城市道路电力箱体三化设置要求》已于近日发布,今年北京市将重点推进东城区崇雍大街、朝阳区CBD、海淀区中关村西区等20余条道路“多杆合一”,以及核心区重点区域、道路100余处电力“箱体三化”治理工作,打造街区更新示范大街,进一步提升首都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水平。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王斌摄影/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袁艺编辑/高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