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不了解滋补品的糖分?这些年的补品可能都白喝了

2020-07-20新闻3

如今,许多80后、90后也逐渐涌入到养生大军中,开始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养生生活。

除了改变生活习惯如“少熬夜”“多泡脚”来养生外,滋补调理品常常是养生达人们的最爱。

但是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滋补调理品除了要考虑其功效外,还要额外注意其中的糖分含量,否则不仅丢失其养生价值,白费金钱与力气,还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为了大家能心中有数,调养有度,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滋补调理品中各种糖类的特点吧。

糖浆or补品?哪个才是蜂蜜的真面目

蜂蜜产品经常声称自己可以润肠去燥、提高免疫力、解毒减肥、甚至延年益寿。

实际上,蜂蜜中除了水分占重量的20%~25%,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次就是少量的蔗糖,所有碳水化合物加起来占蜂蜜总重的75%以上;

蜂蜜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很低,连微量营养素的含量也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所以总体来说营养密度较低。

就我们日常的食用量而言,蜂蜜的养生效果微乎其微,在日常生活中也并不是无可替代。值得一提的是蜂蜜的升糖指数是73,比我们吃的方糖和糖果还要高。

与其说蜂蜜是滋补品,不如说它就是糖浆,平时我们吃的很多滋补的膏剂和丸剂中也会含有蜂蜜,如果经常食用或用量较大,1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认真计算含糖量。

红糖黑糖,控好糖量营养高

俗话说得好,“女子不可百日无糖”,这里的糖指的就是红糖。红糖黑糖在中国养生界中有着悠久历史,在很多保健品中它们也充当着主角,比如让人耳熟能详的“红糖水、黑糖水、红糖鸡蛋,益母草冲剂、黑糖姜母茶、黑糖姜枣膏”等。

中医认为,红糖和黑糖具有补中益气,散瘀活血的功效。红糖和黑糖是没有经过高度精炼的蔗糖,因此保留了更多甘蔗中的营养成分,包括B组维生素、钙、铁、钾等矿物质,比白糖的营养价值略高。

但是红糖和黑糖本质上还是蔗糖,红糖的含糖量在97%左右,黑糖经过熬制含糖量稍低,也在90%以上,它们的升糖作用和白糖并没有什么差异。

所以各位糖友在食用红糖黑糖或含有红糖黑糖的滋补调养品时,不要忘记关注糖的含量哦。

冰糖清甜,一不小心易过量

说到养生,一定少不了冰糖菊花茶、冰糖雪梨、冰糖燕窝这类易做又美味的滋补品。中医认为,冰糖养阴生津,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就连枇杷膏、秋梨膏、山楂膏等滋养膏剂中也少不了冰糖。

冰糖口感清甜,甜度比白糖低,再加上宣传的养生功效,常常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多吃一点也不要紧。

但是可别小看冰糖哦!冰糖是纯度很高的白砂糖,溶化后就是纯糖水,所以冰糖的升糖作用和白砂糖没有差异!

由于在养生过程中,大家对含冰糖的药膳和滋补膏剂食用频率不低,在此提醒大家,尤其是患有1型糖尿病的糖友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食用量和其中的含糖量。

花果茶和果醋,看清标签再下手

花果茶和果醋产品可以算是养生界的新秀,酸甜的口味和宣传的美容养颜效果为它们赢得了很多粉丝。但果茶和果醋为了提升口感和口味,经常需要添加糖。

即使有时在果茶包中看不见糖的踪迹,说不定其中的花果片可能就是用糖腌制处理过的。

糖友们购买花果茶时,一定要注意产品的配料表和标签,尽量选择没有添加糖的品种,可以考虑在饮用时自己添加一些代糖。

若是购买散装花果茶,可以通过花果片的质地来鉴别是否是腌制过的——如果质地不酥脆,而是柔软有韧劲的,那么就可能是含糖的。

糖友们购买果醋产品时,如果果醋产品上写着“果醋饮料”,那么多数情况就是已经加糖调味后的饮料产品,并不是纯的果醋。如果选用的是含糖的花果茶或果醋,那么饮用时不要调的过浓,一次饮用量也不要太大

其实,自制花果茶和果醋是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保证原料安全放心,又可以对含糖量心里有数,不妨试试哦!

作者 | 刘华营养师

整编 | 糖宝宝

#吃货#糖尿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