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是臣不如者远也 者 解释

2020-10-08知识8

“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是什么意思? 其意为: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同样的道理,如果想使国家安定,。

今者臣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1、原文:今者臣来,2113见人于大5261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4102之楚1653。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2、译文: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面朝着北方驾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北方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走啊?他说:‘因为我的马好。我说:“马即使不错,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可我的路费多。我说:“即使路费再多,但这也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路。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罢了。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今天我遇见的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吗?扩展资料:一、相关故事背景战国后期,一度称雄。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是什么意思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

有智者为我解释“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否? 贾谊论〔宋〕苏轼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舜尧,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