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莲花生大师入藏的过程 苯教藏王成就者

2020-10-08知识6

孜珠寺的寺院历史 多部古代经典记载,雍仲本=苯教圣尊敦巴*辛饶米沃为使雍仲苯教常存不灭,亲往吐蕃三十三座险峻高山授记加持,孜珠山即是其中一座;佛祖把他的脚印留在孜珠山,至今依然清晰。公元前十世纪,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在吐蕃各地修建三十七处本教道场,“如拉九处”的无垢洁净林就是后来的孜珠寺。第一代孜珠活佛穆邦萨东大师是本教“译师传承”八大成就者之一,所遗舍利一直是各代孜珠活佛随身的圣物。当时的孜珠山是吐藩重要的修法中心,僧众三千多人。苯教圣贤和伟大上师东迥图钦、敦苯*解察玛琼、占巴南喀、莲花生、才旺仁增、杰钦拉贡、龙钦穆他、东钦穆察解美等曾先后在孜珠山修行,各自留下的修行处和圣迹。那时共有八十位修行者在孜珠山修行得道,世称“孜珠八十”。公元八世纪,第三十代藏王赤松德赞灭苯;孜珠寺暂时寂静了下来。公元十四世纪,本教掘藏大师和大圆满成就者罗丹宁布大师复兴了孜珠寺。罗丹大师是“耳传”高僧,他在孜珠寺开坛讲修,弘法利生,经典预言的许多高僧出自大师门下。他还恢复了丁青其他许多苯教寺院。他传留了很多经法宝藏,神奇地把一块顽石攥成胶泥被握之形,成为他证道的法身舍利。(右图)公元十七世纪,圣僧桑吉林巴大师主持孜珠寺,。

莲花生大师入藏的过程 苯教藏王成就者

苯教和佛教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苯教也有活佛呢? 苯波教是藏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公元前825年左右,辛饶米沃奇之后,经过理论的归总,把之前由萨满教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苯教,上升到了理论的层次,创立了雍忠卍苯波教,在佛教没有传入藏地之前,苯波教一直是藏族的主要宗教,也一直是作为国教而存在,藏族历史上因为佛苯之争互有诋毁,本人在此不予置评。但是,佛教在初入藏地之时,为了取得群众基础,也从苯波教中汲取了许多元素,以利于传播。在后来,吐蕃王朝之后,从萨迦王朝开始,佛教渐渐在藏族腹地兴起,再加上宗喀巴大师在佛教上的巨大贡献下,藏传佛教的各个派系都分别有极盛之时,因此佛教在藏族地区日益兴盛,而苯波教却在当时的藏区边缘地带,缓慢延续,为了自身的推广,在佛教极盛的时代,苯波教也汲取了一些佛教的元素。其实,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藏族地区,无论是藏传佛教也好,还是苯波教也好,都已经是相互融合、互为作用了,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时很正常的,都是一种信仰,并无优劣之分,各有优缺点。不要听信一些无知之徒的带有个人情感因素的偏激言论!顺便说一下,吐蕃王朝时期,佛教的传入与迎娶公主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二是新藏文创制者吐弥桑布扎,在公元8世纪以前,藏王松赞干布命吐弥桑布扎用。

莲花生大师入藏的过程 苯教藏王成就者

藏传佛教与苯教的具体关系 苯教与佛教的关系十分2113复杂。以至学术界的认5261识也不统一。有的学者将苯教归入4102藏传佛教的一个教1653派,因为现在的苯教都基本上已佛教化。但也有学者反对将苯教纳入佛教的主张,他们认为苯教虽然与佛教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教理教义上仍有一定差异,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并且苯教与佛教间相互的认同感也极差。不管苯教是否属于佛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长期而又残酷的佛、苯斗争中,苯教从佛教中吸取了许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具有明显的藏传佛教特征。从苯教的经典来看,共分“九乘”,即九部分。前四部份称着“因乘”,主要内容是讲述苯教教法和各种宗教仪轨,如占卜、诅咒、颂赞、祈求、驱邪等。这部分基本上完整地保存了苯教的基本内容。后五部分称“果乘”,专门讲述如何超脱轮回之苦,这部分所讲述的内容及其讲述这些内容的经典基本上来源于佛教,是从佛教中的经典篡改为苯经的。如《康勤》是从佛经中的《般若十万颂》改造而来;《康穷》来源于佛经中的《般若二万五千颂》,《本经》来源于《瑜伽师地》,《十万黑白花龙经》来源于《总持五部》…从苯教所供奉的神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神来源于佛教,有许多神像也是仿照佛教神祗的形象来塑造的。。

莲花生大师入藏的过程 苯教藏王成就者

苯教是什么民族的传统宗教? 苯教为藏传的象雄佛法,佛祖为辛饶弥沃如来,根据网络传说,苯教成就者那若苯琼曾和佛教成就者密勒日巴为弘扬本宗佛法进行斗法,最终释迦牟尼如来正法得势,而苯教佛法不灭。如果确实想要学习苯教,可以去西藏居住学习,有缘居士还可以远程函授课程,现在释迦牟尼佛祖虽然已经示现涅盘,然而当代本宗佛法正是发扬光大之际,普劝一切仁人志士不要偷鸡摸狗,南辕北辙,直接学习显宗大乘如来正法即可,到处都是寺庙,网上也有大量的学佛网站,法师讲座,学习方便。方便非成就,要成就还是要努力,我们拿着手机散漫地看佛法,未必比藏地淳朴的雍仲苯教佛教徒老实学佛成就更好,所以大家不论是哪佛弟子,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密宗#苯教#藏传佛教#佛教#莲花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