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超顺磁性肿瘤诊断与治疗 磁微粒是什么

2020-10-08知识7

核磁共振中长T1长T2信号影是什么意思 按照作用原理来分,MRI造影剂可以分为纵向弛豫造影剂(T1制剂)和横向弛豫造影剂(T2制剂)。T1制剂是通过水分子中的氢核和顺磁性金属离子直接作用来缩短T1,从而增强信号,图像较亮。T2制剂是通过对外部局部磁性环境的不均匀性进行干扰,使邻近氢质子在弛豫中很快产生相(diphase)来缩短T2,从而减弱信号,图像较暗。按磁性构成来分,MRI造影剂可以分为顺磁性、铁磁性和超顺磁性三大类。临床中常用的钆类造影剂就属于顺磁造影剂。目前已有六种小分子的钆配合物造影剂应用于临床上,分别为:(NMG)2[Gd(DTPA)H2O)](Magnevist),Gd(DTPA-BMA)(Omniscan),(NMG)[Gd(DOTA)(H2O)](Dotarem),Gd(HP-DO3A)(Prohance),(NMG)2[Gd(BOPTA)(H2O)](MultiHance),Gd(DO3A-butrol)(H2O)(Gadovist)扩展资料发现病变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目前已经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

超顺磁性肿瘤诊断与治疗 磁微粒是什么

超顺磁性的基本定义 超顺磁性(superparamagnetism):如果磁性材料是一单畴颗粒的集合体,对于每一个颗粒而言,由于磁性原子或离子之间的交换作用很强,磁矩之间将平行取向,而且磁矩取向在由磁晶各向异性所决定的易磁化方向上,但是颗粒之间由于易磁化方向不同,磁矩的取向也就不同。现今,如果进一步减小颗粒的尺寸即体积,因为总的磁晶各向异性能正比于K1V,热扰动能正比于kT(K1是磁晶各向异性常数,V是颗粒体积,k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样品的绝对温度),颗粒体积减小到某一数值时,热扰动能将与总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相当,这样,颗粒内的磁矩方向就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保持平行地在一个易磁化方向和另一个易磁化方向之间反复变化。从单畴颗粒集合体看,不同颗粒的磁矩取向每时每刻都在变换方向,这种磁性的特点和正常顺磁性的情况很相似,但是也不尽相同。因为在正常顺磁体中,每个原子或离子的磁矩只有几个玻尔磁子,但是对于直径5nm的特定球形颗粒集合体而言,每个颗粒可能包含了5000个以上的原子,颗粒的总磁矩有可能大于10000个玻尔磁子。所以把单畴颗粒集合体的这种磁性称为超顺磁性。

超顺磁性肿瘤诊断与治疗 磁微粒是什么

超顺磁效应的介绍 磁性材料的磁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低于居里点时,材料的磁性很难被改变;而当温度高于居里点时,材料将变成“顺磁体”(paramagnetic),其磁性很容易随周围的磁场改变而改变。如果温度进一步提高,或者磁性颗粒的粒度很小时,即便在常温下,磁体的极性也呈现出随意性,难以保持稳定的磁性能,这种现象被就是所谓超顺磁效应(SuperparaMagnetic Effect)。

超顺磁性肿瘤诊断与治疗 磁微粒是什么

超顺磁性的MACSMicroBeads的。

核磁共振打的是什么针 核磁共振是多参数成像,大多数情况不需要注射对比剂增强扫描,但是有些情况下注射对比剂后,可以很好的区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能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和范围。。

#顺磁性#核磁共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