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易水解生成硼酸和氯化氢,可用于制造高纯硼、有机合成催化剂等.实验室制取三氯化硼的原理为:B (1)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和氯化锰,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杂质,要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用浓硫酸除去水份,而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装置C中装有浓硫酸,其作用是干燥氯气,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干燥氯气;②装置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和氯化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16H+10Cl-=2Mn2+5Cl2↑+8H2O,故答案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2)乙组同学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C制得干燥的氯气,用氯气与B2O3、C反应生成三氯化硼和CO,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所以收集三氯化硼要用冰水冷却,未反应的氯气尾气用氢氧化钠吸收,三氯化硼易水解,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进入装置E,在E和J之间接上H装置,用于吸水,生成的CO经干燥后再通过F装置还原氧化铜,再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可以证明原反应中有一氧化碳生成,多余的CO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要用排水法收集,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C→G→E→H→J→H→F→D→I,故答案为。
各位高手请问 三氟化硼为什么是缺电子化合物。 B原子sp2杂化后形成三个杂化轨道并用它来与三个F原子成键,只共用6个电子,与8个电子相比就是缺电子的,类似的还有氯化铍等.
Lewis酸机理 路易斯酸(Lewis Acid,LA)是指电子接受体,(即有可以用来接收电子对的空轨道).也可看作形成配位键的中心体.路易斯酸碱理论是由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提出的,是多种酸碱理论的一种.所以“酸”可以有不同定义,现时酸常被分为路易斯酸和布朗斯特-劳里酸(Br?nsted-Lowry).常见的路易斯酸有氯化铝、氯化铁、三氟化硼、五氯化铌以及镧系元素的三氟甲磺酸盐.物理性质路易斯酸多具腐蚀性.氯化锌,对纤维素具腐蚀性,是一个路易斯酸腐蚀性的典型例子.由于水显路易斯碱性,多数路易斯酸会和水反应并产生具有布朗斯特酸性的水合物.因此,很多路易斯酸的水溶液都是呈布朗斯特酸性的.水合物中的路易斯酸与水分子之间有强的化学键连系著,因此很难把路易斯酸水合物干燥,即是路易斯酸水合物通常是可分离出的化合物.例如,如果试图加热干燥金属氯化物(路易斯酸)中的水分,则会生成氯化氢及其金属的氢氧化物.化学性质亲电试剂或电子受体都是路易斯酸.路易斯酸通常含低能量LUMO(最低未占轨道),会与路易斯碱的HOMO(最高占有轨道)反应.它与布朗斯特-劳里酸不同的是,路易斯酸并不一定需要有质子(H+)的转移,对路易斯酸理论来说,所有亲电试剂都可以叫做路易斯酸(包括H+).虽然。
什么是硫烷? 硫烷和、高价硫烷通式为SR4、SR6,就是烃基取代SH4、SH6上H之后形成的衍生物母体SH4、SH6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极为不稳定.这些物质仅仅具有实验室价值,自然界罕见硫烷类型的四价有机硫化合物稳定性不高,最常用的是二乙基氨基三氟化硫(DAST).它是常用的氟化试剂,可作四氟化硫的替代品,与醇、醛和酮反应时,氧原子变为氟,得到有机氟化合物首个不含其他杂原子的高价硫烷于2006年制得,其中的硫原子与两个联苯配体及两个顺式甲基相连.它是由二联苯硫(IV)作原料,使其与二氟化氙/三氟化硼在乙腈中反应,而后用丁基锂在四氢呋喃中处理得到.有兴趣可以参考Isolation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Organo-persulfuranes[12-S-6(C6)]Sato,S.;Matsunaga,K.;Horn,E.;Furukawa,N.;Nabeshima,T.J.Am.Chem.Soc.;(Communication);2006;128(21);6778-6779.DOI:10.1021/ja060497y
付氏烷基化反应一定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吗.为什么 傅瑞尔-克拉夫茨反应(Friedel-Crafts反应)芳烃在无水三氯化铝存在下的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称为傅瑞尔[C.Friedel(1832-1899)]-克拉夫茨[T.M.Crafts(1839-1917)反应,常简称为傅-克反应.傅-克反应的应用范围很广,是有机合成中最有用的反应之一.(A)傅瑞尔-克拉夫茨烷基化反应 芳烃和卤代烷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芳烃的烷基衍生物.例如:在这个反应中,三氯化铝作为一个路易斯酸,和卤代烷起酸碱反应,生成有效的亲电试剂烷基碳正离子.三氯化铝是烷基反应催化性能最高、最常用的催化剂.此外,等均可作为催化剂.烷基化剂除卤代烷外,也可以是烯烃或醇.例如工业上用丙烯和苯反应生成异丙苯.用醇进行烷基化反应常用三氟化硼或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但不论用烯烃或醇作为烷基化剂时,质子化都是必要的.由于苯环引入了烷基后,生成的烷基苯比苯更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因此烷基化反应中常有多烷基苯生成.此外,还由于反应的取代试剂是烷基碳正离子,而碳正离子容易发生重排,因此当所用的卤代烷具有三个碳以上的直链烷基时,主要生成带支链的产物.烷基化反应的特点是:易生成多烷基化产物;为可逆反应;烷基易重排,三个碳以上的得不到直链产物.若要生成直链烷基苯,可通过酰基化。
怎么判断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 路易斯(lewis)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Lewis G N)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它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为碱.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该理论认为:凡是能够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称为路易斯酸(Lewis acid),即电子对接受体,简称受体;凡是能够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称为路易斯碱(Lewis base),即电子对给予体,简称给体.或者说:路易斯酸(Lewis acid)是指能作为电子对接受体(Electron pair acceptor)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路易斯碱(Lewis base)则指能作为电子对给予体(Electron pair donor)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酸碱反应是电子对接受体与电子对给予体之间形成配位共价键的反应.路易斯酸的分类1、配位化合物中的金属阳离子,例如[Fe(H2O)6]3+和[Cu(NH3)4]2+中的Fe3+离子和Cu2+离子.2、有些分子和离子的中心原子尽管满足了8电子结构,仍可扩大其配位层以接纳更多的电子对.如 SiF4 是个路易斯酸,可结合2个F–的电子对形成[SiF6]2–.3、另一些分子和离子的中心原子也满足8电子结构,但可通过价层电子重排接纳更多的电子对.再如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