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耿国艳讲弟子规视频

2020-10-08知识18

怎样做银山镇中心墓Р弟子规 第一节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 圣人:指儒家创始人孔子。{2} 训:教导,教诲。{3} 悌:指弟弟服从兄长。{4} 谨:出言慎重,寡言。{5} 信:诚信。{6} 文:文化知识或文献典籍,泛指一切学问。《弟子规》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包含在《弟子规》中,它们有明确的行为规范。那么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会有什么作用呢?《弟子规》为什么会引起众多现代人的重视?《弟子规》的作者是谁?成书于哪个年代?其中都有哪些严格的规定?又是什么原因,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弟子规》呢?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弟子规》。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弟子规》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与《百家讲坛》讲过的《论语》、《庄子》、《老子》相比,《弟子规》是无法算作可以供奉在庙堂之中的经典之作的。哪怕跟《三字经》相比,《弟子规》从历史悠久的角度也没得比。《三字经》出现在南宋,至今有七八百年历史,而《弟子规》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呢?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所以,在动辄上千年历史的中国古籍当中,《弟子规》连小弟弟都排不上。。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耿国艳讲弟子规视频

第子规的一篇故事 (摘自<;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弟子规》>;)我想讲一个故事开始我们对《弟子规》的学习。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北京平谷区金海湖派出所。这个派出所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所长,叫耿国艳。耿所长在平谷区当了二十多年警察,平时特别关注辖区内发生的青少年案件,但他觉得仅仅靠日常的这些治安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就在业余时间主动承担起给辖区十几所中小学讲课的任务。他去讲什么课?讲法治课。有一天晚上,耿所长在值班的时候,也不知道从哪里扽(dèn)了一本古书来,打开一看,突然发现,自己在上法治课时绞尽脑汁想总结出来的话,全都在这部书里。这是一部什么书呢?它就是《弟子规》。从此以后,耿所长就开始尝试着讲《弟子规》。这一讲不得了,每次听课的人数,少则七八百,多则一两千。时间久了,耿所长发现,很多家长也陪着孩子静静地坐在下面听他讲《弟子规》。有一天,耿所长讲课中随口吟诵了一两句《弟子规》中的话,结果发现全场几百个孩子都跟着他朗诵起来。从此之后,耿所长意识到,对那些因为不懂规矩而造成的过错、违法、犯罪行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守规矩、守规范、懂道理的习惯。后来,他就越来越有意识地在辖区内的法治课和道德规范。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耿国艳讲弟子规视频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作者简介:复旦大学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纂委员会委员。钱文忠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耿国艳讲弟子规视频

#弟子规#国学#钱文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