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宕渣的好坏? 宕渣(dàng zhā)是爆破后的碎石,粒径较大,是土石混合物。其粒径大于40mm的石块含量大于30%的土石混合物,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大于150mm(用于路基顶面以下800mm范围内,最大粒径不大于100mm)。每立方米(虚方)宕渣为1.5吨左右。宕渣是公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路基填筑材料。按土的分类应为粗粒土中的砾类土。按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招标文件中对宕渣的定义为:>;40mm的颗粒含量>;30%,不均匀系数Cu≥5,曲率系数Cc=1-3。其标准试验为‘综合毛体积密度’。现场质量控制用‘固体体积率’。即通过灌砂法检测出的干密度比上‘综合毛体积密度’为‘固体体积率’。
毛细现象产生在固、液、气三相界面上,与表面张力有关。表面张力总是使液体表面趋于最小。将直径细小的玻璃管插入水中,管内水会上升到一定高度,水柱顶端有一凹进的弯液面。由于表面张力作用,弯液面将对液面内的液体产生一个附加压强,作用方向指向液体表面曲率中心。相对平液面来说,凹形弯液面附加表面压强为负;而凸形弯液面的附加表面压强为正(王大纯,1995)。见图4-1。图4-1 附加表面压强的形成任何形状弯液面所产生的附加表面压强Pc都可用拉普拉斯公式表示:生态水文地质学式中:α为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标准状态下,α=74×10-3N/m;R1,R2为液体表面两个主要曲率半径。在圆筒状毛细管中,R1=R2。那么式(4-1)可写为:生态水文地质学式(4-2)是拉普拉斯公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涵义是:弯液面会产生一个指向液面凹侧的附加表面压强,该附加压强与表面张力系数成正比,与表面曲率半径成反比。2R=D,D为圆筒状毛细管直径。则式(4-2)可写为:生态水文地质学毛细上升高度hc是一个附加表面压力引起的负的压力水头,可从Pc换算而来(以m为单位)。生态水文地质学式中:ρ 为水的密度(1g/cm3);g为重力加速度(981cm/s2);α为表面张力系数(74。
求物理力学各个单位的符号 a 加速度 an 法向加速度 aτ 切向加速度 aa 绝对加速度 ar 相对加速度 ae 牵连加速度 ac 柯氏加速度 A 振幅 C 质心 E 总机械能 f 动摩擦系数 fS 静摩擦系数 F 力 FN 法向反。
为什么说土的抗剪强度不是一个定值? 土分砂土·壤土·黏土,由不同颗粒组成,抗剪强度当然随组成不同而不同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的,通常称为土的三相组成.随着三相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例不同,土的性质也将不同.同相部分即为土粒,由矿物颗粒或有机质组成,构成土的骨架.骨架之间有许多孔隙,而孔隙可以被液体或气体或二者共同填充1)土的固相土的矿物成分土中的矿物成分可以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原生矿物是指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新矿物,如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次生二氧化硅、粘土矿物以及碳酸盐等.土的粒度成分(颗粒级配)天然土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工程上常用不同粒径颗粒的相对含量来描述土的颗粒组成情况,这种指标称为粒度成分.(1)土的粒组划分工程上常把大小相近的土粒合并为组,称为粒组.粒组间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定的,划分时应使粒组界限与粒组性质的变化相适应,并按一定的比例递减关系划分粒组的界限值.对粒组的划分,我国 GB 50021-9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粒组划分标准(2)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土的粒度成分是指土中各种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干土质量的。
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中的度规的系数R据说叫标量曲率是什么? 你说的应该是这个:R_uv这个量。这个是从黎曼张量缩并而成的里奇张量,代表曲率项,表示空间弯曲程度。你可以看看下文,具体了解一下。导读:本文摘自独立学者灵遁者物理宇宙科普书籍《变化》。旨在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宇宙科普知识。首先来看看什么是量纲:量纲是指物理量的基本属性。物理学的研究可定量地描述各种物理现象,描述中所采用的各类物理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它们之间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为了准确地描述这些关系,物理量可分为基本量和导出量。基本量是具有独立量纲的物理量,导出量是指其量纲可以表示为基本量量纲组合的物理量;一切导出量均可从基本量中导出,由此建立了整个物理量之间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通常称为量制。以给定量制中基本量量纲的幂的乘积表示某量量纲的表达式,称为量纲式或量纲积。它定性地表达了导出量与基本量的关系,对于基本量而言,其量纲为其自身。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先后曾建立过各种不同的量制,1971年后,国际上普遍采用了国际单位制(简称SI),选定了由7个基本量构成的量制,导出量均可用这7个基本量导出。7个基本量的量纲分别用长度L、质量M、时间T、电流I、温度Θ、物质的量n和光强度J表示,则任一个导出量的量纲dimA。
请问一下物理学的牛顿三大定律到底是什么,对于物理有什么贡献。 力学方面的贡献牛顿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或受到的力平衡时(Fnet=0),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体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性质(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同体性:F合、m、a对应于同一物体.(3)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4)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