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硝化和反硝化哪个是厌氧哪个是好氧 厌氧反硝化细菌原理

2020-10-08知识4

硝化和反硝化 反硝2113化作用(denitrification)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5261在缺氧条件4102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1653氧化二氮(N2O)的过程。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利用硝酸盐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用途,一是利用其中的氮作为氮源,称为同化性硝酸还原作用:NO3-→NH4+→有机态氮。许多细菌、放线菌和霉菌能利用硝酸盐做为氮素营养。另一用途是利用NO2-和NO3-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把硝酸还原成氮(N2),称为反硝化作用或脱氮作用:NO3-→NO2-→N2↑。能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只有少数细菌,这个生理群称为反硝化菌。大部分反硝化细菌是异养菌,例如脱氮小球菌、反硝化假单胞菌等,它们以有机物为氮源和能源,进行无氧呼吸,其生化过程可用下式表示:C6H12O6+12NO3-→6H2O+6CO2+12NO2-+能量CH3COOH+8NO3-→6H2O+10CO2+4N2+8OH-+能量少数反硝化细菌为自养菌,如脱氮硫杆菌,它们氧化硫或硝酸盐获得能量,同化二氧化碳,以硝酸盐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可进行以下反应:5S+6KNO3+2H2O→3N2+K2SO4+4KHSO4反硝化作用使硝酸盐还原成氮气,从而降低了土壤中氮素营养的含量,对农业生产不利。农业上常进行中耕松土,以防止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是氮素循环中不。

硝化和反硝化哪个是厌氧哪个是好氧 厌氧反硝化细菌原理

污水处理中脱氮原理反硝化、硝化的顺序,不明白,(我是个外行) 在污水处理中按脱氮原2113理,或5261者说要达到脱氮的目标,顺序是先硝化细4102菌在好1653氧环境下进行硝化作用,把污水污泥中的氮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然后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反应,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以达到脱氮的目的。但是,污水处理中,不仅要脱氮,而且还要除磷,而磷在好氧条件下才聚磷,厌氧和缺氧要在好氧之前。但这对脱氮影响不大,因为污水处理中的经过好氧处理的大部分污泥还要回流利用,所以厌氧—缺氧—好氧是个循环的过程,经过循环过程,氮在缺氧去除,磷在好氧去除。扩展资料:A2/O工艺(AAO工艺、AAO法:厌氧-缺氧-好氧),是一种很常用的二级污水处理工艺,具有脱氮除磷的作用,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者三级污水处理,后续增加深度处理后,可作为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首先,污水与回流污泥进入厌氧池进行混合,经一定时间厌氧分解作用,去除部分BOD,并使部分含氮化合物转化成氮气(反硝化作用)而释放,回流污泥中的聚磷微生物(聚磷菌等)释放出磷,满足细菌对磷的需求。然后,污水流入缺氧池,池中的反硝化细菌以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为碳源,将好氧池内通过内循环回流进来的硝酸根和亚硝酸根还原。

硝化和反硝化哪个是厌氧哪个是好氧 厌氧反硝化细菌原理

硝化与反硝化去除氨氮的原理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lyf842硝化与反硝化去除氨氮操作一、硝化与反硝化的作用机理:1、硝化细菌包括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亚硝化菌将废水中的NH3转化为亚硝酸盐,硝化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称为硝化作用。硝化作用必须通过这两类菌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2、反硝化菌将硝酸盐转化为N2、NO、N2O,称为反硝化作用。3、硝化细菌必须在好氧条件下作用。4、反硝化菌必须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二、作用方程式:硝化反应:2NH3+3O2――(亚硝化菌)――2HNO2+2H2O+能量(氨的氧化)2HNO2+O2――(硝化菌)――2HNO3+能量(亚硝酸的氧化)反硝化反应:NO3—+CH3OH—N2+CO2+H2O+OH—(以甲醇作为C源)三、操作:1、将购买的硝化菌投加到曝气池5、6#,亚硝化菌投加到曝气池1、2、3、4#,反硝化菌投加到厌氧池。2、控制指标:生物硝化1PH值:控制在7.5—8.42温度:25—30℃3溶氧:2—4mg/L4污泥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时间,一般应大于2小时生物反硝化:①PH值:控制在7.0—8.0②温度:25—30℃③溶氧:0.5mg/L5机碳源:BOD5/TN>(3—5)过低需补加碳源生物脱氮机理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先利用。

硝化和反硝化哪个是厌氧哪个是好氧 厌氧反硝化细菌原理

厌氧反应池是怎么除去P、N的,我知道除去N是反硝化细菌通过反硝化反应把化合N生成单质氮气,那么P呢 磷是作为营养元素被微生物吸收的。量并不多,除磷主要是通过好氧处理方式。

#厌氧生物处理#硝化细菌#亚硝酸盐#硝化作用#厌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