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的试管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试推测固态物质可能是哪几种?相应加入的无色溶液分别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种推测) 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 生成物质

2020-10-08知识12

物质有固态变为气态是什么变化?有没有一种化学变化可以把全部固态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气态 故态变为气态不涉及其他物质生成,只是改变了分子之间的距离,所以属于物理变化。如果用化学变化把固体转化成另一种气体,可以用燃烧的方法转化。有望朋友采纳,谢谢 物理。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什么生成一种什么固态物质 镁在纯氧气中燃烧,产生2113眩目的白光,生5261成白色粉末,生成的4102物质是MgO。镁由于能和N?和O?反应,所以镁1653在空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在食醋中的变化为快速冒出气泡,浮在醋液面上,逐渐消失。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就是利用了镁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性质。镁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化合价通常为+2价。扩展资料:1、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粉末。溶解性:不溶于水、碱液,溶于酸。2、化学性质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能与沸水反应放出氢气,镁与氟化物、氢氟酸和铬酸不发生作用,也不受苛性碱侵蚀,但极易溶解于有机和无机酸中,镁能直接与氮、硫和卤素等化合,包括烃、醛、醇、酚、胺、脂和大多数油类在内的有机化学药品与镁仅仅轻微地或者根本不起作用。参考资料:—镁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的试管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试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 (1)常温下,向盛有一种无色液体的试管中加入一种固体,产生气泡,说明该气体是用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氧气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二者均不需加热,所以该实验可以制备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氧气;(2)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一种固态物质和无色液体发生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氧气;(2)CaCO3+2HCl=CaCl2+H2O+CO2↑.

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装置如右图所示.若生成三种不同 ①双氧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2H2O2 MnO2.2H2O+O2↑②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③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如。

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的试管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试推测固态物质可能是哪几种?相应加入的无色溶液分别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种推测) ①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如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②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③双氧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2H2O2 MnO2.2H2O+O2↑.所以固态物质可能是锌、二氧化锰,加入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双氧水.故答案为:固态物质可能是锌、二氧化锰,加入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双氧水.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什么生成一种什么固态物质 镁在纯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生成的物质是MgO.如果在氧气的纯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比如在空气中燃烧,。

小明在实验室里,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的试管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试根据学 根据所学物质的性质可以知道常温下固液能够产生气体的反应有:①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如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非金属固态单质和硫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和另一物质,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碳和浓硫酸C+2H2SO4(浓)=加热=CO2↑+2SO2↑+2H2O(在中学阶段比较典型的,能够想得到的反应,我想是这个吧)

(2014?商丘二模)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向盛有一种固态物质的试管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试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向盛有一种无色液体的试管中加入一种固体,产生气泡,说明该气体是用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氧气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二者均不需加热,所以该实验可以制备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氧气;(2)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一种固态物质和无色液体发生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氧气;(2)CaCO3+2HCl=CaCl2+H2O+CO2↑.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