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荔县段家镇历史 大荔县的历史沿革

2020-10-08知识6

大荔县有几个镇??分别叫什么?? 截至21132019年,大荔县有15个镇,分别是:许庄镇、5261朝邑镇、羌白镇、官池镇4102、安仁镇、韦林镇、下寨镇1653、范家镇、苏村镇、埝桥镇、冯村镇、段家镇、双泉镇、两宜镇、赵渡镇。大荔县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调整村镇行政区划,合理调整行政村规模。以经济实力较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人口较多、具有民俗文化特点的村子为基础,撤并小村和空心村,建立大村或中心村。撤并1500人以下的村128个,保留272个村。目前,全县共设15个镇、272个行政村,2个街道办事处。撤销城关镇,设立东城街道办事处和西城街道办事处;撤销高明镇,并入两宜镇;撤销平民镇,并入赵渡镇。扩展资料:大荔,古称同州,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最开阔地带,辖15个镇、2个街道,272个行政村、26个社区,县域面积18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5万,是渭南市第一面积大县、第四人口大县,是陕西的东大门,渭南副中心城市。先后荣获“中国枣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30多项,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城市之一。。

大荔县段家镇历史 大荔县的历史沿革

大荔县的旅游景点历史的了解 丰图义仓景区丰图义仓,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朝邑镇南寨距县城16公里,是一座贮藏粮食的民办仓库,光绪八年(1882年)由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倡议修建,光绪十一年(1885年)竣工。因慈禧太后朱批“天下第一仓”而驰名全国。该仓坐北向南,高14.89米,东西宽133米,南北长83米,总面积1.1万平方米。砖砌周垣,南垣外洞开二门,名东仓门、西仓门,东、西仓门之间的壁上有似浮雕式的砖作仿木结构的歇山屋顶妆式,正中高嵌楷书“丰图义仓”石刻大字,字两侧有砖雕花瓶,下部有环带纹、葡萄纹、雷纹等图案。垣内周列仓廒58洞,每廒净长9.81~12.63米、宽3.72~4.2米、高2.41~2.85米,体积193.5~253.8平方米,外环廊房,有明柱108根。院落宽敞,行车敞通。院内偏南,以两条门道分界,又有东西排列三级建筑。中间有一小院。进门先是东西各建厦房三间,紧接横建大房三间,大房东西两侧又各附耳房三小间。仓院内西南角有台阶通往仓顶,砖铺顶面,外高内低,四方共筑水馘道12个,并周砌女墙卫护。北仓顶正有朱文公祠。两侧镶嵌有慈禧太衙御书石刻“龙”、“虎”二个大字,仓外又筑外城,高7.7米,西有城门,东开小门。可谓城中有城。既安全,又别具风格。该仓从建至今,一直用作粮站。

大荔县段家镇历史 大荔县的历史沿革

陕西省大荔县历史上发生过的战役(年月—战役)?中国历史上发生在大荔县著名的“荔北战役”“朝邑起义”

大荔县段家镇历史 大荔县的历史沿革

大荔县现在有多少镇 截至2019年7月,大荔县共有15个镇,分别是:许庄镇、朝邑镇、安仁镇、两宜镇、羌白镇、官池镇、冯村镇、双泉镇、下寨镇、韦林镇、范家镇、苏村镇、赵渡镇、埝桥镇、段家镇。

大荔县的介绍 三河胜境,秀美同州!大荔县古称同州,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渭河、关中平原东部最开阔地带,陕西的东大门。“千年河西地、关中米粮川”,大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距今二十万年左右“大荔人”遗址所在地。是商、周时即为古邴国及古芮国所在地。也是“丝绸之路·美丽大荔”大荔国际马拉松的举办地。全县辖1个街道办事处和15个镇,272个行政村、26个社区、总人口75万,县域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是渭南市面积第一大县。大荔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滨黄河,南临渭河,西接晧壤,北靠镰山,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处在陕晋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陕西东大门建设”的重要位置,距省会西安125公里,境内路网纵横密布,108国道、202省道、沿黄旅游专线穿境而过,韦罗高速公路将连霍、西禹高速接为一体。旅游资源丰富,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丰图义仓,陕西省首个村级农业公园-畅家农业公园;福佑古寨景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尊天马术场,朝邑国家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同州湖”景区及沙苑国家沙漠公园。随着大西高铁的开通,大西高铁大荔站是大西高铁陕西段境内唯一一个县级站,将为大荔的经济社会实现新的飞跃。镇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里程居全市之首!。

大荔县的历史沿革 大荔县级建置,历史悠久,设撤分合,称谓较多。自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设临晋县始,历代县名,曾有过临晋、怀德、华阴、南五泉、武乡、朝邑、冯翊、河滨、河西、临沮、同州、大荔、平民县。大荔县名,始于西晋武帝末年,因地处大荔戎国而得名,后多变更。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复设大荔县,沿用至今。今之大荔县是1958年由原大荔、朝邑两县合并而成。郡、州建置,始设于东汉建安五年(200),相继沿设郡、州、府、署,至1950年撤销专署,历时1750年。最大辖境为东汉建安十八年(213)的左冯翊,东自黄河,西至泾河,北据韩城、黄龙、宜君、旬邑一线,南沿渭水,周境约1500里,东西长约400余里。历时较悠久的为同州,始设于西魏元钦三年(554),以地处古国,故名同州。历代沿设,迄于民国二年(1913)撤销,历时1400多年。郡、州和县级行政建置沿革:夏代(约前21~前16世纪),属雍州西河侯国地(见《竹书纪年》)。商代(约前16~前11世纪),属芮国地。西周时(前11世纪~前771)东部属南芮国(1929年赵渡镇曾出土过芮公鼎)。西部属同国。春秋时期(前770~前476),诸侯称霸,狄戎交侵。东周初,大荔戎族部落侵入境内,灭据芮,于老朝邑城东筑王城,称大荔。

大荔县安仁镇小荀村在古代历史出过多少名人

大荔县的历史

#大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