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 我的教学设计 气压带风带

2020-10-08知识19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 1、夏季,陆地升温快,空气上升,形成_低压_中心;海洋相反,形成_高压_中心。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下沉,形成_高压_中心;海洋相反,形成_低压_中心。2、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_欧亚大陆_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太平洋_,海陆的气温对比和_气压_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_降水_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季风气候比较明显

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怎样的? 依据什么划分的气压带,风带? 赤道上受热上升的空气自高空流向高纬,起初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很小,空气基本上是顺着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沿经圈运行的.随着纬度的增加,地转偏向力作用逐渐增大,气流就逐渐向纬圈方向偏转,到30°N附近,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相等,这时在北半球的气流几乎成沿纬圈方向的西风,它阻碍气流向极地流动.故气流在30°N上空堆积并下沉,使低层产生一个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带,赤道则因空气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这就导致空气从副热带高压带分别流向赤道和高纬地区.其中流向赤道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成为东北风,在南半球成为东南风,分别称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这两支信风到赤道附近辐合,补偿了赤道上空流出的空气,于是热带地区上下层气流构成了第一环流圈,称信风环流圈或热带环流圈.极地寒冷、空气密度大,地面气压高,形成极地高压带.在北半球空气从极地高压区流出并向右偏转成为偏东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北上时亦向右偏转,成为中纬度低层的偏西风.这两支气流在60°N附近汇合,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从高空分别流向极地和副热带.在纬度60°N附近,由于气流流出,低层形成副极地低压带.流向极地的气流与下层从极地流向低纬的气流构成极地环流圈,这是第二环流圈 自高空流向。

高一必修1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那一课,主要把握什么、记住什么 关键理解原理。会使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世界 洋流分布图 全球洋流的分2113布bai为:沿低纬度大洋西侧,赤5261du道暖流转向极地4102方向,形zhi成平行于海岸的暖流。例1653如,墨dao西哥湾暖流和日本暖流,这些洋流给沿岸增温增湿。南极地区的洋流体系相对简单,它以南极环流为主,围绕南极洲大陆做逆时针方向运动。具体的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如下: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2、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3、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4、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副热带高压#东亚季风#极地气候#地理#气压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