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下一次小冰河时期是什么时候?以现在的科技发展挺得过去吗? 大冰川 南美温度

2020-10-08知识11

三次大冰期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 大冰期是指在地球历史上发生的全球范围的气温剧烈下降、冰川大面积覆盖大陆,地球处于非常寒冷的时期。在地球的历史上,曾发生过距今较近的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大冰期、石。

冰河时期 温度是多少 冰河时期南极的温度会2113比现在的温5261度下降摄氏约11度左右。4102在十万年内平均气温只比现在1653低摄氏四、五度。在冰河时期,冰层覆盖了世界上大片土地,这些地区的气候非常寒冷;海洋里有很多冰块,地面也凝结了厚厚的冰。同时,由于较多水分储在冰块中,各地的海平面便较低了。冰河时期时间可以维持超过一百万年,地球形成以来冰河时期曾出现过十一次,上一个冰河时期称为“大冰河时代”。发生于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结束于一万年前,当时地球约三分之一的陆地被覆盖在240米厚的冰层下。冰河时期期间,温度下降,改变了地球表面的植物相和生物的生存环境,许多生物因此面临灭亡或被迫迁移,只有能够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幸存下来。扩展资料在地质史的几十亿年中,全球至少出现过3次大冰期,公认的有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冰川活动过的地区,所遗留下来的冰碛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对象。第四纪冰期冰碛层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广,研究也最详尽。在第四纪内,依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冰期和间冰期,冰盖地区约分别占陆地表面积的30%和10%。但各大陆冰期的冰川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别,如欧洲大陆冰盖曾达北纬48°,而亚洲。

七大洲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和气候分布规律 亚洲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以上湿润季风区与内陆干旱区之间,以及北亚的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甚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2/3,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一带,1月平均气温低达-50℃以下,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低达-71℃,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区.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余地区均在10-15℃之间.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伊拉克巴士拉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8.8℃,为世界最热的地方.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悬殊,主趋势是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赤道带附近全年多雨,年降水2 000毫米以上.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1 430毫米,为世界最多雨的地区之一.西南亚和中亚为终年少雨区,广大地区年降水多在15000毫米以下.9、10月间,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上空经常有强烈的冷空气(寒潮)南下,东亚的大部分地区易遭侵袭.发生于中太平洋西部的台风,5-10月袭击东亚和东南亚东部沿海地区。

什么是冰盖 冰盖是指长期覆盖在陆地上的面积大于5万平方千米的冰体。又称大陆冰川,简称冰盖。不光南极有冰盖,地球上目前尚存的有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

#大冰#冰河时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