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2氟5醛基吡啶 解释下乙醛和甲醛反应的具体过程和反应方程式

2020-10-08知识12

乙醛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褪色吗?为什么? 都能褪色.乙醛能被KMnO4氧化为乙酸,这是高中涉及的反应.5 CH3CHO+3 H2SO4+2 KMnO4→5 CH3COOH+K2SO4+2 MnSO4+3 H2O乙醛与溴水的反应,实际上是卤仿反应,产物是乙酸和三溴甲烷.这个高中不涉及.也不会考.

2氟5醛基吡啶 解释下乙醛和甲醛反应的具体过程和反应方程式

已知吡啶()与苯环性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面有关磷酸吡醛叙述不正确的是_A.能与金属钠反应B.能发生消去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E.1mol该酯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4mo.

2氟5醛基吡啶 解释下乙醛和甲醛反应的具体过程和反应方程式

吡啶环上的甲基氧化成醛基如何控制其尽量减少羧酸生成

2氟5醛基吡啶 解释下乙醛和甲醛反应的具体过程和反应方程式

解释下乙醛和甲醛反应的具体过程和反应方程式 这是个羟醛缩合反应乙醛中的α碳进攻甲醛中的碳使甲醛的碳氧双键打开形成β羟基醛它可以继续进行消去反应脱去一个水分子形成α-β不饱和醛酮结构式我打不出来方程式CH3CHO+CH2O→HOCH2CH2CHO—→CH2=CHCHO

关于席夫碱反应红外光谱分析.-C=N- 与-C-N-在红外上会有什么区别吗 有区别的,通常-C=N-的振动在1690-1590 cm-1区域内,中等强度的峰,峰形尖锐,而C-N-在1360-1020 cm-1区域内,受旁边取代基的影响差别较大,常见在1360-1200cm-1之间,较强.不过这个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席夫碱有很多取代基团,取代基不同,也会有差别.

亲电加成和亲核加成的区别是什么 亲核加成反应是由亲核试剂与底物发生的加成反应.反应发生在碳氧双键、碳氮叁键、碳碳叁键等等不饱和的化学键上.最有代表性的反应是醛或酮的羰基与格氏试剂加成的反应.RC=O+R'MgCl→RR'C-OMgCl再水解得醇,这是合成醇的良好办法.在羰基中,O稍显电负性;在格氏试剂中,C-Mg相连,Mg稍显电正性,C是亲核部位.于是格式试剂的亲核碳进攻亲电的羰基碳,双键打开,新的C-C键形成.水、醇、胺类以及含有氰离子的物质都可以与羰基加成.碳氮叁键(氰基)的亲核加成主要表现为水解生成羧基.此外,端炔的碳碳叁键也可以与HCN等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如乙炔和氢氰酸反应生成丙烯腈(CH=CH-CN).其他重要的亲和加成反应有:麦克尔加成、醇醛加成/缩合、Mukaiyama反应等等.亲电加成反应是烯烃的加成反应,又叫马氏加成,由马可尼科夫规则而得名:“烯烃与氢卤酸的加成,氢加在氢多的碳上”.广义的亲电加成亲反应是由任何亲电试剂与底物发生的加成反应.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过程中,氢正离子首先进攻双键(这一步是定速步骤),生成一个碳正离子,然后卤素负离子再进攻碳负离子生成产物.立体化学研究发现,后续的卤素负离子的进攻是从与氢离子相反的方向发生的,也就是反式加成.如丙烯与HBr的加成:CH-CH=。

已知吡啶( A.醇羟基、醛基等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B.1 mol磷酸吡醛中含有3 mol-OH,故消耗金属钠3 mol,故B错误;C.1 mol磷酸吡醛水解生成1 mol M和1 mol磷酸,又吡啶与苯环性质相似,故直接连在吡啶环上的羟基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即1 mol磷酸吡醛最多消耗4 mol NaOH,故C正确;D.根据M的分子式为C8H9O3N,1 mol M可以消耗4 mol H2,故生成物分子式为C8H17O3N,故D正确;故选B.

#红外光谱分析#mol#席夫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