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长征的红军是正义之师

2020-07-16知识10
红军长征的意义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毛泽东对长征意义最有代表性的论述。各路红军在长征途中有多次会师,主要的有:1934年10月,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木黄会师;1935年6月,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1935年9月,红军第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永坪镇会师,并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与第十五军团在陕北会师,第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1936年7月,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会师。每一次会师都伴随着作战的胜利,没有沿途作战的胜利,就不可能有会师的出现。所以会师本身就象征着胜利。在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很多次英勇浴血的奋战,如红二十五军的袁家沟战役,毙敌300余人,俘敌1400余人,缴枪1000余支等,中央红军的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等,其中遵义之战,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俘敌约3000人;红四方面军的包座战役歼敌5000人,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等;红二、红六军团的龙家寨战役毙敌1000余人,俘敌2000余人,缴枪2200余支,等等。红军在这些战斗中,几乎都是以少胜多,以英勇的作战和灵活的战术取得惊人的胜利,然后才实现了会师。长征会师... 红军长征时的所谓:方面军是什么意思?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军曾经编成一、二、四方面军,而没有编成三方面军,原因何在?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央曾计划将红军一、二、三、四军团依次扩编为方面军,后来,因为彭德怀同志主动提议三军团和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红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了缺编。长征说白了就是逃跑的!并不是什么战略大转移! 红军长征之前是多少人长征之后还剩多少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共8.6万余人,红军长征胜利最后保留下来的兵力3万多人。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央红军进行了380多次战斗,攻占了700多个县、市... 红一方面军长征过腊子口时,红军一师二团团长是谁?\/\/ 朱毛红军最初有六个团:由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原南昌起义残余部队)改编,团长王尔琢,党代表何长工第29团,由原工农革命军第三师(原湘南起义部队中的宜章农民军... 红军长征的故事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视死如归 忠勇双全 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舍生忘死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 威风凛凛意气风发 爱生如子 孜孜不倦 滴水穿石志存高远 手足情深 锲而不e68a84e799bee5baa631333365646336舍 文质彬彬两袖清风 冰清玉洁 不耻下问 持之以恒学而不厌 精益求精 通宵达夜 精忠报国碧血丹心 一言九鼎 忧国忧民 忠心耿耿虚怀若谷 礼贤下士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4.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5.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6.一边是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 红军长征有哪些战役 红军长征中的重大战役 1、四渡赤水土地革命战争2113时期,中央红军长5261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4102界1653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2、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不说,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原来这两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不以为意。他们来了个... 长征中攻打腊子口的红军是 是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杨成武和王开湘指挥的.当时红一,三军团,军委纵队随中央北上.同属一方面军 的5,9军团却未能北上.一,三军团到陕北后缩编为红一军团,与十五军团重组为红一方面军. 中国红军长征的背景及原因 背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历了一段马鞍型的过程:从土地革命的兴起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又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这一段历史让我们刻骨铭心。长征实际上成了中国革命的熔炉,它锻造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打垮蒋介石、夺取全中国的整整一代的人和他们兄弟般的革命情谊。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我们伟大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20世纪30年代,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相继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四次军事围剿,均遭到惨重失败。为彻底消灭中国工农红军,蒋介石又亲自部署了第五次围剿,到1934年4月,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成了蒋介石的进攻重镇。在“左”倾冒险主义者博古和李德的指挥下,不顾朱德、毛泽东等同志的反对,以集中对集中,以堡垒对堡垒,广昌保卫战死伤红军过万人。1934年4月28日,广昌陷落于蒋介石之手,中央苏区的北大门被打破。其它军事要塞也相继失守。中央苏区逐渐缩小,这时中央根据地的人力、物力十分匮乏,红军已经失去了在根据地打破敌人“围剿”的可能。1934年9月下旬,... 长征时红军的三大主力是什么? 长征时红军的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copy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zhidao,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红军长征时所爬的雪山,过的草地都具体是什么地方? 草地在四川省西北部与2113甘肃交接处,纵横5261数百里,四川松4102潘以北.,班佑地区之南,也叫松潘1653大草地。这里来海拔在2000米左右,没有人烟,没有树林,没有飞鸟。当年红军从这里过去是非常艰难的,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这些草甸下面很可能就是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红军爬的五座大雪山,也都在四川,在四川阿坝州。第一座雪山是四川夹金山,第座大雪山-四川梦笔山,第三座大雪山-四川亚克夏雪山,第四座大雪山-四川昌德山,第五座大雪山-四川打古山。其中最有名的是夹金山,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小金县南部,宝兴之西北,懋功之南,理县之西南,海拔4 500余米,高入云霄。如今的夹金山依旧寒冷无比,大雪不停歇。扩展资料: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

#红军过雪山#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过草地#蒋介石#历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