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晚唐罗隐的《英雄之言》该怎么翻译? 晚唐 罗隐

2020-10-08知识15

晚唐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有()A.罗隐 B.皮日休 C.陆龟蒙 D.杜牧 参考答案:A,B,C

晚唐罗隐的《英雄之言》该怎么翻译? 原文《英雄之言》唐代文学家:罗隐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履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视玉帛而取之,则曰牵于饥寒;视国家而取之,则曰救彼涂炭。牵于饥寒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之所窥者,鲜也。译文动物之所以隐蔽自己的特点,是为了防御敌人。人也是一样的。盗贼也是人,也要戴帽子,穿鞋子和衣服。他们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能始终保持谦让之心和正直廉洁的品德罢了。(有的人)看到别人的美玉、丝帛就要把它抢过来,只说:“因为饥寒。(有的人)看到别人的国家就想把它占为己有,只说:“(我是)为了把那里的人们从苦难中拯救出来。因为饥寒而偷窃的人,没有什么好评说的;为了拯救百姓于苦难的人,应该把百姓的心愿当做自己的心愿。刘邦(看到秦始皇)却说:“应该如此生活啊!项羽看到(秦始皇)却说:“可以取而代之!想来他们并非没有谦让之心、正直廉洁之德;大概是因为他们看见了别人的豪奢骄贵,然后才有。

唐代诗人罗隐的《蜂》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情景,赞颂了什么 这首诗描写了日光下蜜蜂采花的情景,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蜂》是晚唐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

求一张晚唐诗人罗隐的图片 http://www.zjol.com.cn/pic/0/01/06/29/1062924_775571.gifhttp://cn.icchina.com/Images/Personal/43-2002-1-23-9-2511.jpg

晚唐的罗隐,为何说他有一张“圣贤嘴”(其实是乌鸦嘴)? 之所以说他是圣贤嘴跟传说是有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431373866关系的,而且他的确很多话都应验了。据说他是真龙天子,玉皇大帝怕他祸害人士就敲碎他的仙骨,罗隐咬紧牙关就剩下了一口仙牙,所以是圣贤嘴。罗隐本人是相当狂妄不可一世的。据说他刚到节度使的地盘,仗着自己和大人同姓,就称呼他为侄子。节度使的下属非常生气,罗隐当时没什么地位了,也就只是个百姓。怎么敢称没有血缘关系的节度使为侄子,那节度使不以为然,反而对那属下说,罗隐看不上那么多的权臣。两人见面的时候,节度使对罗隐行了长辈之礼,罗隐就很淡然的地受了这个礼。由此可见,当时的罗隐是相当狂妄自大的。而古代百姓还说,传说中的罗隐有“真龙天子”的命运,玉皇大帝怕他当了皇帝,扰乱乾坤正道,命人替换他的仙骨,当时罗隐咬紧牙关,全身的仙骨皆被换,唯有牙床骨没换,他就这样有了一张“圣贤嘴”,说什么便应验什么。所以这也是圣贤嘴来的一个原因。而圣贤嘴的来历和罗隐晚年一件趣事也有关系:财主满脸期待地问罗隐:咋样?是不是酸多(孙多)?宾客们也齐声附和:酸多!酸多!可罗隐嘴一咧,眼一闭,道:哎呦!酸死了!财主的心情可想而知,一张苦瓜脸,简直。

晚唐诗歌的艺术特点? 晚唐诗歌的艺术特点:伤2113感无奈,细腻5261柔软。借古讽今4102,颓然消极。晚唐时社会状况急转而1653下,宦官专权、藩镇割剧、又爆发了最终令唐王朝轰然坍塌的黄巢大起义,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们大都忧时嗟生、消极悲观,关注对象从社会转入自身情感,吟诵男女之情蔚成风气。艺术格调上,一方面继承中唐精工雕琢的“人工之美”诗风,另一方面也推重天真隽永、平淡的诗风。扩展资料晚唐诗派标榜学晚唐诗的近代诗派。领袖人物为樊增祥、易顺鼎。他们着重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从韩偓“香奁体”入手,好作艳体诗,追求对仗工巧,隶事精切,词采富艳,诗风典赡华靡,工整绵丽。樊增祥自称“性耽绮语”,“学诗自香奁体入”。学诗之初,“积诗千数百首,大半小仓(袁枚)、瓯北(赵翼)体,其余皆香奁体也”。又说“三十以前,颇嗜温、李,下逮西昆,即《疑雨集》、《香草笺》,亦所不薄”(《樊山全集》续集第26卷)。易顺鼎诗以“近于温李者居多”,“以学晚唐者为最佳”。近体诗“惟以裁对鲜新工整为主”,晚年“益纵情于舞榭歌场”,诗“多冶游之作”(陈衍《石遗室诗话》)。属于这一派的主要诗人还有三多、李希圣、曹元忠等。三多,字六桥,又署鹿。

晚唐文学家罗隐为何有才而不能科举中举? 点此查看图片折叠原因01说一句诗你肯定听说过,也有可能你还说过不知道多少遍—如果你是一个会喝酒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耳熟吧?那你知道他的下一句是什么吗?没错,他的下一句就是:明日愁来明日愁。不错啊你,居然知道,那我再问你:写这首诗的是谁啊?估计很多同学一下子有点蒙圈:谁写的?李白吗?对不起,虽然李白很牛很大咖,也写过很多关于喝酒的名句,但是这一首名为《自谴》的诗真不是李白写的。02写这首诗的人叫罗隐,和李白杜甫是一个朝代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句诗虽然在劝酒界长期霸占头条位置,但是相信你也能从这句诗里听出一点不一样的味道:无奈,寂寞,空虚,冷!因为罗隐在写这首的时候,正沉浸在第十次落榜的痛苦中。这个世界公平吗?说说实话,有时候还真特么的不公平:有些人考不上是因为自己不行,可是罗隐明明很有才华嘛,为什么也十次不举?如果说非要给罗隐的十次落榜找个理由的话,只有一个字来解释:丑!【貌古而陋】【乡音乖剌】【性简傲】总之一句话:长得丑,还不会说普通话,偏偏还骄傲得像只小公鸡。毕竟你参加考试就是为了要当公务员,而公务员是代表政府形象的,你这得这么丑,咳咳,总是会影响市容的嘛,对不对?虽然连续十年。

#晚唐#诗歌#香奁体#英雄之言#罗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