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有何区别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

2020-10-08知识7

在IEEE802标准中定义的数据链路层的子层是什么? 1、数据链路层包含 LLC逻辑链路层子层 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2、两个子层数据链路层的LLC子层用于设备间单个连接的错误控制,流量控制;3、MAC介质访问控制是解决当局域网中共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的使用权问题。4、目前在LAN协议中所用到的数据链路控制部分都是基于HDLC协议的,然而每一种的协议都根据自己的技术需要对HDLC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以满足自己的特殊需求。由于HDLC并不支持多点平衡配置,这使得在局域网中有引入媒体访问协议的必要性。因此IEEE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子层(LLC)和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有何区别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都有什么?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有:(1)Point-to-Point Protocal;PPP点到点(2)Ethernet;以太网(3)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al;HDLC高级链路控制协议(4)Frame Relay;帧中继(5)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有何区别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

什么是LLC中的服务访问点(举例说明,越详细越好) 在ISO的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相对简单。它只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节点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但在局域网中,多个节点共享传输介质,必须有某种机制来决定下一个时刻,哪个设备占用传输介质传送数据。因此,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要有介质访问控制的功能。为此,一般将数据链路层又划分成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 Line Control)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子层如图2所示。其中,LLC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在MAC子层的诸多功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是仲裁介质的使用权,即规定站点何时可以使用通信介质。实际上,局域网技术中是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这种介质访问方法的。在这种介质访问方法中规定:在发送数据之前,一个节点必须首先侦听网线上的载波,如果在9.6微秒的时间之内没有检测到载波(说明通信介质空闲),节点才可以发送一帧数据。如果两个节点同时检测到介质空闲并同时发送出。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有何区别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

数据链路层给网络层提供什么服务? 提供服务如下: 1.定义操作连接的程序;2.封装数据包为数据帧;3.数据链路建立、维护与释放的链路管理工作;4.数据链路层服务数据单元帧的传输;5.差错检测与控制;。

数据链路层为什么提供面向连接服务?数链层工作在点到点之间,仅一条传输介质,提供面向连接有什么用? 或者说它提供的面向连接服务与它提供的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之间的差异;流量控制中给帧编号是它的面向连接…

在计算机局域网协议集中,数据链路层又可分为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43); LAN参考模型中服务访问点SA 正确答案:B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都有什么?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有:1、Point-to-Point Protocal—PPP点到点。2、Ethernet—以太网。3、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al—高级链路控制协议。4、Frame Relay—帧中继。5、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随机访问协议:在随机访问协议中,不采用集中控制方式解决信息发送的次序问题。所有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机发送信息,占用信道全部速率。在总线网中,当有两个或者多个用户同时发送信息的时候,就会产生帧的冲突。这导致所有冲突用户的发送均失败。为了解决随机接入发生的碰撞,每个用户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反复的重传他的帧。知道帧没有碰撞到通过。这些规则就是随机访问MAC协议。重用的协议: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这些协议的核心思想都是:胜利者通过争用获得信道,进而获得信息的发送权,所以说随机访问MAC协议,也叫争用型协议。MAC采用信道划分机制,那么节点之间的通信,要不就是共享空间,要不就共享时间,要不就两个都共享。随机MAC:实质上是一种广播信道转化为点到点信道的行为。因为交换机可以转发广播,随机访问MAC,可以将广播转化为point to point1.1、ALOHA协议:随机接入系统协议1.2。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数据链路层功能在两个2113网5261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连接的创建、维持和4102释放管1653理。构成数据链路数据单元(frame:数据帧或讯框),并对帧定界、同步、收发顺序的控制。传输过程中的网络流量控制、差错检测和差错控制等方面。只提供导线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数据传输。数据链路层会在 frame 尾端置放检查码(parity,sum,CRC)以检查实质内容,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并对物理层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封装。2、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对网络层而言使用IP地址来唯一标识互联网上的设备,网络层依靠IP地址进行相互通信(类似于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详细的编址方案参见IPv4和IPv6。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内部通信并不需要网络层设备,仅仅靠数据链路层就可以完成相互通信,对于不同的网络之间相互通信则必须借助路由器等三层设备。扩展资料:根据建议X.200,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以下七层,标有1~7,第1层在底部。第7层 应用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为应用软件而设的接口,以设置与另一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例如: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第6层 表达层表达层(Presentation 。

数据链路层 为什么分成两层? 常见的IEEE 802系列标准中,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部分:(1)逻辑链接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子层;(2)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层。其中MAC子层是制定如何使用传输媒体的通信协议,如IEEE 802.3以太网标准的CSMA/CD协议中,MAC子层规定如何在总线型网络结构下使用传输媒体;IEEE 802.4令牌总线(Token-Bus)标准中,MAC子层规定了如何在总线的网络结构下利用讯标(Token)控制传输媒体的使用;IEEE 802.5令牌环(Token-Ring)标准中,MAC子层规定了如何在环状网络结构下利用讯标来控制传输媒体的使用;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中,MAC子层规定如何在无线局域网络的结构下控制传输媒体的使用。LLC子层的主要工作是控制信号交换、数据流量控制(Data Flow Control),解释上层通信协议传来的命令并且产生响应,以及克服数据在传送的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如数据发生错误,重复收到相同的数据,接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236393831收数据的顺序与传送的顺序不符等)。在LLC子层方面,IEEE 802系列标准中只制定了一种标准,各种不同的MAC都使用相同的LLC子层通信标准,使更高层的通信协议可不依赖局域网络的实际。

#mac子层#访问控制#mac协议#网络层#通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