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 为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什么交流制度

2020-10-08知识6

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战略性任务。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成为我国教育全局性、计划性和方向性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按照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两步走:2012年实现区域内的初步均衡,2020年实现区域内的基本均衡。如今时间已至2013年,区域内的初步均衡是否达到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情势并不乐观。相比起实现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更需要我们端正思想,以科学的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在大众层面上,应消除平均主义认识倾向,树立标准教育意识。持有平均主义观点的人们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不是选拔、筛选与淘汰,也不是制造优秀,而是应保证一定区域之内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均的、一样的教育。为此,学校不论好坏、远近,身在城市或农村,都应该拥有平均的财政拨款,平均的资源、图书、校舍和设备配置,平均的教师配置、教师的收入分配也应平均等。事实上,由于我国教育现实环境差异巨大,区域间和区域内的教育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在。

什么是均衡发展?均衡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要均衡发展,先坦白回答问题 何秀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主要是资源配置达到均衡,体现在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教师整体素质得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之各大功能室简介制作 数学仪器类62种1520件(套),总价值56975.5元;音乐器乐类9种10件(套),总价值6560元;美术教具类20种,58件(套)12425.5元。文字简介中需要阐述该功能室存在的重要。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摘要:教育公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但客观存在的地区、城乡和学校差别导致了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我们应该强化基础教育公共物品的地位,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并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重点倾斜,同时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转变观念,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推进农村学校合理化分布。关键词:教育公平 互助共同体 阶层差距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因素,如分级管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渠道筹措经费等政策以及发展观念落后,对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本质联系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了我国教育发展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城际差距,而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例如进城民工子女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无法享有与流入地儿童同等质量水平的教育,农民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什么时候提出的?

如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三亚市保港初级中学校长 周碧野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如何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均衡”是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平均”。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方式也同时产生“平均主义”。“均贫富”就是中国古代农民的理想。在那个地主阶级残酷剥农民的时代,“均贪富”的口号是合理的。但在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总有先行先富的排头兵和领军者。“平均主义”就异化为保守拖后腿的思想障碍。直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发达或较发展的国家能够做到人们心目中的“城乡平衡”教育。所谓“城乡平衡”只有两种:一是发达国家没有“代差”的相对平衡;二是极端贫困国家大家一样穷(也是落后的没有代差)。我国要消灭城乡教育的“代差”,追上西方发达国家,起码要到第二个一百年民族复兴之时。那时,有三个必备条件可能达到教育“均衡”的需要。第一人均GDP水平接近西方;第二我国城镇化水平赶上西方;第三“三农”现代化水平赶上西方。中国人要有“梦”,但不能天天做梦,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均衡”!

为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什么交流制度 教师轮岗,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具体地说,就是要让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办学经费得到保障。要使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教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一是应强化教育公平的理念,切实维护和落实公民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资源分配中,采取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的政策取向,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改造薄弱学校,使城乡每一所学校拥有大体均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共同走向优质学校。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上,鼓励重点学校兼并薄弱学校,强弱联合,优化教育资源。二是促进教育资源区域内和城乡一体化流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可通过建设中小学公共图书馆、体育场、劳动技术设施、信息网络等设施,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搭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如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区域内所有学校图书馆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所有学校的各种课程的课件、教案、教研成果等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备课、学生自学提供便利条件,。

如何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工作方针中指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还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为了实现促进公平,国务院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公室,2012年9月5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48号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从2013年开始国家启动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这项工作已经做了五年了,工作进展明显。截至目前,全国有2379个县实现了基本均衡,占比占到81%。上海等11个省(市)整体通过了评估认定。那么,我结合我县和我校谈一下落实情况:1.硬件建设和政府投入:县政府按要求加大了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校舍维修或改建完毕,确定为寄宿制学校的都盖了宿舍楼,功能教室及设施配备齐全,于2017年10月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城乡差异#均衡教育#升学考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