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佛教:《广论》中说的"念与正知"是什么意思? 佛教 正念与正知

2020-10-08知识6

正知与正念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要有正知正念? 正知与正念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要有正知与正念?答案:两个差别很大。正念与正知都是来自八正道的两个内容。正念:中国修行佛法,讲究修行者发的愿力,修行者发出来的愿力必成现实,一定要按照愿力这个目标走下去,保存善良之心,慈悲之心越盛,心越广大,修行的佛法就越高境界成正比。正念跟自己的正确念头愿力走下去方成正果。正知:佛门讲究正遍知,下面的图二,就是前两天北方出现的日晕,《仁王经》的内容,天上出现日晕,代表中国有灾难!现在是9月14号了,北方已经冷空气南下,过去自己很少看到日晕,只是台风来之前看过一次。但是今年进了头条,看过部分众生发上来的日晕图片,每发出一次日晕,北方大约六天左右下冰雹。发出来日晕的地址,与下冰雹的地方有1000公里开外。也就是说天上出现日晕,就是代表有冷气而反射成的日晕(台风另算)。但是有小部分的众生,看到日晕就代表怎么菩萨的灵光,没有拜读过经典也没有修行经验,在这里误导众生,这样会害死很多人命和流失很多财产。没有正知,是盲知。正知现在用一个日晕内容来说,另还有很多天文地理的变化也可以知道凶吉,如果修《药师经》可以通过把脉:照B超:照X光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根。称之为正知。总结:正念与正。

正知与正念有什么差别? 有些人追求生命的终极意义,探索人生的意义,那么出家为僧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人都会进入一个低潮时期和一个痛苦时期,对自己的人生(或者生命)失去了信心,特别是生活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是人的苦恼等,出家为僧不妨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些是社会上不好的人也会出家,安逸的出家僧人的生活,对那些好逸恶劳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不懒的选择。从宗教意义上,或者真正意义上来说,出家是了生脱死的,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正念一词了。我们在没有说正念之前,先谈一谈正知、正见等。这对于宗教(佛教)信仰人来说,正知、正见是非常重要的科目,首先要维护的是自己的正知、正见。正知、正见一说,是从印度佛经中来,也是早期印度佛教的主要思想内容。时刻与佛法印正,警醒自己的念头和想法。如果是别人的思想不对头,这个要善巧方便地处理。人有人的观点,人有人的看法,人与人的见地(知见),一般而言,人们都是采用各说各话,或允许辩论的场所进行辩论,避免无谓之争,徒增烦恼了。所谓的正知、正见,即远离一切迷妄颠倒的邪知邪见。例如以不净为净,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都是颠到。以转迷为觉,了生脱死,离苦得乐,趋向菩提为目的,便是正知正见。以“三法。

“正知、正行、正念”是什么意思? 正知指符合佛教教2113义的认识,5261没有败坏戒律的作用,是一个4102佛教名词。与之相反的是不正知,意思是败1653坏了戒律。正行,是指规范人们的行为,确立行事的准则。也是北京土话,调皮,没正经的意思。行,读\"形。正念的意思,就是觉照,同时它也意味着深入地观察。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On Purpose)、活在当下(In the Present Moment)及不做判断(Nonjudgementally)”。是意识不在虚拟的思维世界里发散、徘徊,而是专注于现实的事物。扩展资料:正念,最早的文献出处,来自佛教《四念住经》,它在二千六百年前被佛陀第一次正式介绍,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禅法。有时正念也被称为“观禅”或“内观禅”(Vipassanā)。正念在产生后,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被广泛传授,它在传承中因为地区和文化的原因逐渐演化为正念禅、禅、大手印等多种形式,但本质是相当一致的。正念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被介绍到西方,为心理学界所注意,由乔﹒卡巴金等学者介绍和科学研究,渐渐改良和整合为当代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技术之一(mindfulness),并因此诞生了正念减压疗法(MBSR)、辩证行为疗法(DBT)、接受实现疗法(ACT)、正念认知。

佛教:《广论》中说的"念与正知"是什么意思? 以我思惟,试言之。念为心性。须知佛法实为心法,发心不同,行为相同亦属不同。正知则为修行见解,依佛教化为纲,重在持戒。阿弥陀佛。

什么是佛教中所说的正念 正精进《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中》中说:云何正精进。谓能勇猛。破烦恼魔。常修善行。无有懈怠。是名正精进。《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第八》中说:若精进向邪。非圣所赞。所谓贪欲瞋恚愚痴烦恼。是正精进终不为之。若法能入正谛圣道寂灭涅盘。是正精进。什么是正精进呢?所作所为能勇猛前进,破除烦恼魔,常常的修习善行,没有懈怠的行为,就是叫作正精进。如果精进向邪,就不是贤圣所赞叹的,例如精进的向往贪欲、嗔恚、愚痴、烦恼,这就不是正精进了,正精进终不会去作这些事情,如果所作所为的诸法能契入正确的谛理,契入圣道、寂灭、涅盘,就是叫作正精进。《中阿含舍梨子相应品分别圣谛经》中说:诸贤。云何正方便。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盘止息。或无著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若有精进方便。一向精勤求。有力趣向。专著不舍。亦不衰退。正伏其心。是名正方便。《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八》中说:正精进云何。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诸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心勇悍性。是名正精进。什么是正方便?贤圣弟子,起念想知晓。

#佛教#正念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