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北朝之后,耶律德光率领契丹军队南下是北方少数民族最大的一次入侵中原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在军事上很成功,契丹军队攻破了后晋的都城东京汴梁,俘虏了后晋出帝石重贵,可以说达到了耶律德光骑兵之处的战略目标。然而当他忙着在汴梁城建立辽朝,打算成为入主中原的异族皇帝之时,在中原的契丹军队却找到藩镇军队的群起而攻之。最后契丹军队战败,耶律德光被迫带领契丹军北撤,他自己也在撤退途中病重而死。于是问题来了,立国之初的契丹军队非常强大,那为什么耶律德光却无法在中原站稳脚跟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就得从后晋高祖石敬瑭出卖幽云十六州说起。由于我国北方历来是苦寒之地,北疆的少数民族生活困难,所以富饶的中原成为他们所向往的地方。然而中原王朝的强大使这些外族军队难以进入,再加上幽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这些少数民族便被隔绝在中原王朝之外。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时便有南下的野心,只是因为中原藩镇军队的强大而作罢。当时中原虽然已经是残唐时期了,但藩镇军队对契丹军仍旧有很大的优势。不论是朱温的后梁,还是李存勖、李嗣源的后唐时代,契丹军都不是中原军队的对手。
直到后唐末年发生动乱,后唐末帝李从珂和太原节度使石敬瑭发生战争,这才让契丹人找到机会。在这场战争中,石敬瑭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献出了幽云十六州,祈求契丹军南下,夹击李从珂的后唐军队。最终后唐军战败,石敬瑭在契丹军队的支持下当了后晋的开国皇帝。由于石敬瑭向契丹人求援时不但称臣,还称子,于是被历史上称为"儿皇帝"。由于石敬瑭建立后晋全靠契丹人的支持,所以契丹人开始插手中原的政治,而耶律德光也暗中做南下入侵中原的准备。此时契丹军队虽然并未进入中原腹地,但其威慑力已经对各藩镇形成军事压力。
在石敬瑭当皇帝的时代,后晋的政治是完全被契丹人操纵的,后晋的藩镇将领和军事贵族在契丹人面前根本抬不起头来。实际上这却并不是中原与契丹的实力对比,而是石敬瑭借用契丹军队压制内部反对势力的结果。当时中原的各藩镇军队并不弱,甚至有不少精兵强将多次击败契丹军队。最初石敬瑭向耶律德光借兵,只是为了应对李从珂的后唐大军。然而他出卖幽云十六州的行为引起了中原各藩镇的公愤,使得后晋朝廷中充满了反抗势力。因此后晋初年,石敬瑭实际上是借用契丹军队来压制中原藩镇,才坐稳了皇帝的位置。
石敬瑭去世后,宰相冯道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改立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为帝,这便是后晋出帝。石重贵上台后改变了与契丹的政策,从卑躬屈膝变成了独立自主。掌权的景延广本身也是态度比较强硬的藩镇,对耶律德光派到中原的契丹使者不假辞色,于是后晋和契丹的矛盾冲突进一步爆发。耶律德光便借着这个理由率军南侵,三次南征中原,最终攻破了后晋都城东京汴梁,俘虏了石重贵。从教科书上来看,似乎这场战争的过程都是契丹军队的强大,中原藩镇的弱小和混乱,而实际上事情并非如此。
当时的中原军队并不比契丹军队弱,只是因为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才被南下的契丹军队找到机会,逐个击破。耶律德光前两次南下攻打后晋都没占到什么便宜,被景延广和石重贵组织的藩镇军打了回去。耶律德光第三次南侵之所以能攻破东京汴梁城也不是因为契丹军队的强大,而是后晋军队的临阵倒戈。可以说后晋之所以被灭,不是因为耶律德光军事上的杰出,而是后晋内部藩镇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所致。攻破东京汴梁的是杜重威、赵延寿、李守贞,张彦泽等投降契丹的中原藩镇军队,而不是耶律德光的契丹人军队。
因此从军事上看,耶律德光的契丹军队对中原的藩镇军队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实际上他们进入中原腹地后,所有的行军和后勤保障都由投降的藩镇军队提供。一旦这些投降的军队再次反水,契丹军队便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也是契丹皇太后速律平强烈反对耶律德光南下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耶律德光出尔反尔,也成为他无法驾驭中原藩镇军队的重要原因。由于石敬瑭献出幽云十六州,在契丹军队的支持下当了后晋皇帝,于是这也给中原藩镇做了反面的典型案例。赵延寿、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领数十万军队投降契丹,给耶律德光当带路党,目的便是当第二个石敬瑭。
然而占领东京汴梁城后,耶律德光却出尔反尔,打定主意不走了。他要在汴梁建立辽国,把契丹人的都城迁到汴梁。更奇葩的是,耶律德光还搞出一大堆龙袍忽悠投降的藩镇军队,诱使这些藩镇统帅们为契丹人效力。然而中原反正也不是傻子,在政治利益无法获得时,只能密谋其他的办法。
而同时耶律德光也得意忘形,过高的估计契丹军队的实力,竟然让契丹军队在中原劫掠百姓,过上了以前在北疆时"打草谷"的日子。而这些契丹军队不但洗劫汴梁城中普通百姓,就连投降的藩镇军也不放过,于是引发了各种冲突。这些冲突最终演变成中原藩镇集体围攻契丹军的战争,耶律德光也被迫撤出汴梁城。
在对后晋的整体战略上,耶律德光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忽视了镇守太原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刘知远是石敬瑭手下第一大将,也是当时中原藩镇中最强的存在。由于石敬瑭出卖幽云十六州的做法,刘知远对此非常不满,使得河东军在后晋成为半独立的存在。石敬瑭能坐稳皇帝位置,除了契丹军的支持外,还有刘知远的很大助力。耶律德光三次南下攻打中原的战争中,刘知远实际上打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主意。除了击退耶律德光派往河东的契丹军外,刘知远并没有过多的介入后晋与契丹的战争,而是集中精力经营整个河东。
刘知远一面在河东厉兵秣马的备战,一面派人暗中打探东京汴梁方面的消息。他知道耶律德光进城后,便派人以请降的名义觐见耶律德光,实际上是对契丹军在汴梁的情况进行侦察。当得知契丹军和中原藩镇的冲突后,他认为时机来了,便打起了攻打契丹的大旗,并拉拢一大批藩镇军形成联盟,最终驱逐了契丹人。
作为皇帝和契丹的最高军事统帅,耶律德光本不该犯如此大的错误。刘知远是后晋最强藩镇,屡次击败契丹军队出击河东路的精锐部队。只要河东军存在,契丹就不可能全盘掌控中原局势。而耶律德光却把刘知远当杜重威、赵延寿之流来看待,这简直就是利令智昏了。
除了上述几个比较大的错误,耶律德光也忽视了桑维翰的亲近契丹的后晋大臣的作用。他也没有及时启用桑维翰等人,让这些人在动乱中被契丹军队或藩镇军队杀死。于是在中原缺少根基的契丹军队根本控制不住动乱的局势,只能陷入刘知远掀起的战争漩涡之中。在这样的态势下,很多原本投降契丹的藩镇军队纷纷临阵倒戈,契丹军队也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围攻中,差点全军覆灭。从中我们看到,五代十国虽然是乱世,但中原军队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这与稳定繁荣的北宋,却没有一只靠得住的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