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如何计算?举例说明
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如何计算?举例说明 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ρ2113=As/bho;其中As—上部纵向受拉钢5261筋的截面面积;b—4102 梁的1653截面宽度;ho—梁的截面的有效高度。例如:梁的截面为200mm×500mm;上部配2根直径20mm的钢筋,ho=500-45=455mm,b=200mm,As=941mm2;ρ=As/bho=941/200×455=0.0103=1.03%扩展资料: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当楼板跨度较小时,楼板配筋受钢筋直径、最小间距制约,楼板钢筋采用HRB400钢筋不能充分发挥强度,宜采用HPB300钢筋。当楼板跨度较大或跨厚比较大时,楼板配筋主要受承载力控制,与HPB300相比,HRB400钢筋最小配筋率常数限值由0.20减小到0.15,且强度高,当釆用HRB400钢筋可比采用HPB300钢筋节约钢筋20%左右。当跨厚比较大时,楼板截面相对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钢筋抗弯力臂小,造成钢筋的浪费,且楼板挠度不易满足要求,这种情况下适当增加楼板厚度,减小跨厚比,可以明显减少配筋量。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刚度以及配筋经济等因素,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
连梁构造是不是必须有腰筋, 梁一定有腰筋。设计未注明连梁腰筋时,由相邻的墙身水平筋伸入连梁做腰筋使用。(依据16G101-1 P17)
知道钢筋截面面积如何正确查表配筋?怎样选取合适的根数与直径? 钢筋直径的选取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你提到钢筋的根数和直径,所以,我就猜测一下,你可能问的是梁和柱…
屋面连梁的构造要求 7.2.25 剪力墙结构连梁中,非抗震设计时,顶面及底面单侧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不宜大于2.5%;抗震设计时,顶面及底面单侧纵向钢筋的最大配筋率宜符合表7.2.25的要求。如不满足,则应按实配钢筋进行连梁强剪弱弯的验算。7.2.26 剪力墙的连梁不满足本规程第7.2.22条的要求时,可采取下列措施:1 减小连梁截面高度或采取其他减小连梁刚度的措施。2 抗震设计剪力墙连梁的弯矩可塑性调幅;内力计算时已经按本规程第5.2.1条的规定降低了刚度的连梁,其弯矩值不宜再调幅,或限制再调幅范围。此时,应取弯矩调幅后相应的剪力设计值校核其是否满足本规程第7.2.22条的规定;剪力墙中其他连梁和墙肢的弯矩设计值宜视调幅连梁数量的多少而相应适当增大。3 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7a64e59b9ee7ad9431333337616565响时,可按独立墙肢的计算简图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墙肢截面应按两次计算的较大值计算配筋。7.2.27 连梁的配筋构造(图7.2.27)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连梁顶面、底面纵向水平钢筋伸入墙肢的长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E,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且均不应小于600mm。2 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6.3.2。
剪力墙连梁的箍筋最小配筋率,哪条规范有规定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3633432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