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淮海战役的指挥权 淮海战役是谁先提出的

2020-07-20知识6

淮海战役主要人物 淮海战役来主要人物【我方主要人物】毛泽东:最高统帅邓小平: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中原野战军政委刘伯承: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谭震林: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副政委李先念: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陈赓: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陈锡联: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杨勇:自中原野战军zd第一纵队司令员王近山: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秦基伟: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叶飞: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宋时轮: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韦国清: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司令员【对方主要人物】蒋介石:最高统帅刘峙: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杜聿明: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前进指挥部主任邱清泉:第二兵团司令李延年:第六兵团司令黄百韬:第七兵团司令刘汝明:第八兵团司令黄维:第十二兵团司令李弥:第十三兵团司令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司令淮海战役谁的功劳最大 粟裕功劳最大,华东野战军实际都是粟裕指挥,陈毅只是个配合,陈毅是上司,手下比上司厉害,如同晁盖,可谓羡慕嫉妒恨,所以他说人民小车推出来的,中野就刘邓大军就打黄维,官职比粟裕高,面子问题有一点楼主必须清楚,人民解放放军从来就是党指挥枪,绝不允许枪指挥党。相比之下,国民党恰恰相反,是枪指挥党,在国民党内的发言权是由他所有的部队多寡来决定,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高也是由他的军队多少来决定的。北伐胜利之初,当时蒋介石的军队在国民党内来讲,没有压倒性优势,到了抗战结束,也的部队空前强大,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再到淮海战役精锐被消灭,蒋介石的地位又下降了,最终被美国连手桂系扳倒。刘伯承是否出任中原局书记,只是个别的职务安排而已。当时的陈毅已经不直接从事军事指挥了,华野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粟裕,他与邓小平执掌中原局的政治工作也是顺理成章,相比之下刘伯承还要去管繁杂的军事指挥工作,就算再给挂一个书记名号,也没有多少精力去管,没有多少意义。淮海战役中总前委书记有指挥权吗 没有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在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文中,继续了几年copy来对野战军军事行动和军政事宜分权安排的成例,将组建淮海战役前线总前委的事项安排在后勤条款当中,表明淮海战役总前委只具备2113军政职能,即,仅在军政事宜方面总前委是各野战军的上级机构5261,而在军令方面,总前委并不是野战军的军令上级,野战军的军令上级仍然是中央军委4102。这才可以解释在整个战役期间,中央军委的所有军令都是直接发给各野战军司令部,同时,各野战军司令部的军令事项,也都直接向中央军委报告而只需通报总前委1653但无需通过总前委,由总前委去报告中央军委。另一方面,各野战军的军事行动都是由野战军直接向中央军委负责在淮海战役中,蒋军在指挥上犯了哪些严重的错误,假如如何 如果国军没有哪么多的部队起义最多是平手,60万80完就吹吧,国军光起义的就不只20万,其实国军不过50万而且哪些起义部队都是在最关键的时侯起的义,对与国军来手说这才是至命的。淮海战役共军胜利的因素? 共军与国军在部队数量,部队质量,部队装备以及指挥水平大致相等。国军共军的航空兵的水平都相当低劣,对战局没有决定性影响。但是在运动战中,有国军被围困,后勤补给切断。为什么说饶漱石才是淮海战役的最主要指挥者 饶漱石是华东局一把手,管党政军。饶漱石46-49年是华东野战军兼华东军区政委。淮海战役的最高指挥机构是饶张黎坐镇的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张云逸和黎玉协助饶漱石指挥淮海战役,饶全面负责(军事作战部署,情报策反,后勤保障)。饶统筹全局,粟谭陈韦等前线指挥员受饶安排调配。饶策反了张克侠,粟裕攻不下黄百韬,饶漱石主持土山镇会议,撤掉粟,让谭主攻。饶自己亲自带队指挥华野主力。陈士渠带纵队支援刘邓打黄维,陈士渠受华野饶的指挥,不买邓的账。第三阶段也是饶指挥韦吉兵团围攻杜聿明,华野围第一层,山东兵团围第二层。粟裕指挥小淮海(华野主力),饶全局指挥大淮海(华野主力,山东兵团,苏北兵团)。饶能文能武,韩信萧何之才,三野战功主要归饶。华东战史乱糟糟,皆因饶漱石的被抹杀。淮海战役是谁先提出的 粟裕大将1.打淮海战役的战略是粟裕设想,由毛泽东拍板决定。一定程度上说,淮海战役的战略提出者是粟裕。当时毛泽东要求粟裕带领几个纵队到外围,下江南,到敌后开辟新的根据地,抄调动华东地区国军,减轻华东国军对共军围剿的压力。但是,粟裕经过深思熟虑,提出要集中华东和中原兵力,在袭江北和国军进行决战,力图在山东和中原地区歼灭国军主力。而不是分散兵力,在江南开辟根据地,这样不利于集中优势兵力歼敌。2.淮海战役的战术执行者是粟zd裕。粟裕提议成立前敌委员会,共同指挥华东和中原野战军。毛泽东采纳,并明确指定战役指挥权交由粟裕。在淮海战役中,蒋军在指挥上犯了哪些严重的错误,假如如何 从政治上和当时中国总的形势上来说,蒋是必败的,即便淮海他打赢了,或者这些精锐兵团没有被歼灭,他还是会在其他地方失败的。但是单纯从军事上来说,淮海战役时,解放军的胜算的确不如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那么大。国民党军如果指挥得当,行动果断,倒还真有可能全身而退甚至是咸鱼翻身。首先国军的兵力数量优于解放军,虽然历史上我军以少胜多的战例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不可否认这次的60万对80玩,我军却是的的确确的劣势,因为这80万国军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大多是中央军的精锐部队,武器装备,兵员素质、兵员士气并不差,虽然解放军也是精锐尽出,但是两厢比较,各个方面包括士兵的士气,作战意志这些软件,国军的确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淮海战役我军伤亡13.4万,是三大战役中伤亡最大的一次,这就是最好的反映),(国民党的精锐部队也知道为何而战,也有自己的政治信仰)。第二,国军没有发挥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国军最大的优势在哪,装备的机动性(说白了就是车轮子比解放军多)在淮海这样的大平原上作战,就更应该利用自己的机动性和进攻速度,即便是解放军先发动进攻,也应该在稳住阵脚以后,迅速发动反击,事实证明,淮海战役并不是我军一击而胜,而是很长。淮海战役毛泽东为什么把战役指挥权交给粟裕而不交给刘伯承 因为淮海战役的最初构想就是粟裕提出和主持的,在向主席汇报后,毛主席很是赞赏,所以就授予其主要指挥权,后来淮海战役扩大,超出了粟裕的预想,但是毛认为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所以就一直用他了,客观说淮海战况实属险恶,最终胜利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甚至侥幸的。

#隋朝#史记#商朝#中原#粟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