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之则泉注 顿之则山安 什么意思 原句为“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其中,“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的意思是通达时像泉水奔涌,停顿时像大山安稳,用来形容书法的收放自如,具体的情况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1、“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的意思是写书法时,通达时像泉水奔涌,停顿时像大山安稳。原句是“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各种不同的笔势。或轻或重,或导或顿,或纤细或疏放,姿态横生,美不胜收,既是书法,又如绘画,虽未目睹,胜似目睹。2、该句出自于孙过庭的代表作《书谱》,该书是孙过庭撰文并书写的一篇书法理论文章,也是历代传颂的书法名作精品,至今流传,成为学习草书的楷范。它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孙过庭提出了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 学理论奠定了基础。3、《书谱》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的书法上追“二王”旁采意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 风。宋米芾评道:“凡唐 草得‘二王’法者,无出其右。宋高宗评述:。
20年没有练字了,请问就如今的水平,该怎么办? 从您的作品来看,结字较得体,显然是练过的,看不出学过北碑的痕迹,赵之谦不了解不评论,但您运笔可能有些问题,爱用侧锋,这不是个好习惯,建议改正,希望是我看错了。接下来练习没啥好说的,您之前练的啥,捡起来接着练,注意不要把这些年的硬笔习惯带进来。等至少能有六七分形似了再考虑下一步的事。
初学毛笔字适合练行书吗?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唐朝书法理论家孙过庭《书谱》里曾讲,”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到深入思考,领悟基本法则,青少年不如老年人;要是从头开始,学好一般规矩,老年人不如青少年。书法里以楷书法则最为严谨,如果说楷书是初学书法的第一步,那适合孩子们,毕竟孩子们是一张白纸,容易打下基础。初学书法的成年人则不然,思维模式定型了,若再强学楷法,应该不妥一般来说初学还是以楷书入门比较合适,通过楷书练习掌握笔法,同时了解建立基本的章法,毕竟楷书经过了一定的发展和多位大家的总结,为书法基础建立了严格的标准,树立了最适合模仿的典范。也有些观点认为可以从隶书入手,隶书更接近古意,线条灵活生动,练习隶书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章法和书法要领,更能启发艺术审美,不至于像楷书那样拘谨缺乏个性。成年书法爱好者初学的话,可以从行书入手,行书运笔灵活,布局生动,成人练习更能激发兴趣,享受到书法艺术的乐趣,行书练习是比较理想的修身养性的业务爱好。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
意之所向,心之所往,力之所及,神之所聚,毅之所达,利之所在! “意之所2113向,心之所往,力之5261所及,神之所聚,毅之所4102达,利之所在!出自《1653书谱》。作者:孙过庭(646~691),名虔礼,以字行。杭州富阳(今属浙江)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意思:从有想法想到付出实际行动,最后得到收获的意思。也代表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按照顺序规矩来。《书谱》内容简介:《书谱》为唐代孙过庭撰并书。草书,分上、下卷。款署垂拱三年写记。存纸本墨迹上卷,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载:卷高八寸五分、横二丈八尺七分,凡三百七十行。书法二王,笔势坚劲,后半卷愈益恣肆,唐代窦臮虽有“千纸一类,一字万同”之评,而明代王世贞称:“美璧微瑕,故不能掩也。历代习草者,多取为范本。此帖又是著名的书法论文,《书断》、《宣和书谱》等称之为“运笔论”。而手迹卷首题“书谱卷上”,篇末记“撰为六篇,分成二卷”。宋代以后所传,仅见三千七百余言,学者多疑有脱佚,近人朱建新考北宋以前论书者所称引,无一语出于今传本之外,而论文亦首尾完具,无以复加,故推证应为原文全篇。唯装裱多次,中间已有断失,“卷下”等篇失去,故生杂议。两汉以来论书之作甚多,而此篇言简意赅,不蹈空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