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花瓷各个时期的青花用料都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首先用于制作青花瓷的清料随着时间的发展,品种也不再单一。苏泥麻青,进口青料,明早期制作青花瓷的主要青料。这种青料制作的青花瓷发色比较凝重而且鲜艳,色性稳定,光彩亮丽,靓色的部分带有黑斑,摸上去略微凹凸不平的感觉。平等青,又被称为“陂塘青”,此青料主要生产地在江西乐平。明代成化期一直到嘉靖中期,景德镇的官窑烧制出来的青花瓷一直在用此青料。用平等青制作的青花瓷色彩比较淡雅,色泽清亮,明代晚期使用较多。石子青又被称作“无名子”或“石青”,主要产于江西上高、高安以及宜丰一带。明代初期用石子青烧制官窑青花瓷,烧制出来的青花瓷最大特点就是发色比较浓郁,而且还略带一些灰色。回青,此青料是阿拉伯地区进口的一种青花色料,明朝的正德,嘉靖,隆庆以及万历时期,景德镇的官窑基本都使用。利用回青制成的青花瓷常会有一些暗花的纹饰,而且瓷器的口沿和底足部分常会出现酱褐色的釉色。用回青制成的青花瓷发色蓝中带紫,与平等青和苏麻泥青很不同。浙青,产地浙江。明朝的万历年开始,中国官窑生产的青花瓷,都在用浙青,烧制的青花瓷青色显得更明快而且色彩更加稳定。
青花什么青料
青花瓷的历史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青花瓷器起源于元代中期,到后期得到了很大发展,它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图在最下方)首先让我们来看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元延佑六年(1319年)墓出土的青花牡丹纹塔式瓶,此瓶早于至正十一年铭双耳瓶三十二年。瓶的肩部堆塑狮、象各一对,兽首间用钴料各绘披肩如意纹,腹部饰缠枝牡丹纹饰,足部绘莲瓣纹一周。因饰纹是在釉下,没有晕散的缺点而具有轮廊线。青花色调蓝中略灰,重笔及起笔、收笔处色调较深,呈褐色圆珠,色料堆积处微泛褐色。胎釉质地尽管不如\"至正型\"青花器精细,但可以看出确为景德镇的产品。此瓶是目前国内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一件青花瓷器。延佑六年属于元代中期,从此瓶的造型、纹饰风格以及胎釉特征上看,均要早于\"至正型\"是无疑的。盖瓶是殉葬用的一种明器,与江西地区宋、元墓葬中出土的青白瓷堆塑瓶用途相同,具有宋、元时代特征。在装饰上,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肩部堆塑模印的狮与象各一对,这已为\"至正型\"器常用的装饰题材。狮子往往被用作\"至正型\"青花大罐的盖钮,象首也多作为器耳的装饰,如著名的\"至正十一年\"铭的青花大瓶的双耳,就是以象首装饰的。肩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