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椭圆偏振光谱测量实验报告 椭圆偏振技术的实验细节

2020-10-07知识19

寻找高准确度、高精度、最高的性价比椭圆偏振光谱仪 椭圆偏振光谱仪SC620:光源:氙灯波长范围:250-1100 nm波长精度:1 nm光斑直径:1-3 mm入射角范围:20度 to 90度*3,5度/步,手动椭偏参准确度tg(Psi):0.01°,cos(Delta):0.0001*4样品台尺寸:?160 mmCPU:P4 2.4内存:512M DDR硬盘:80 G显示器:彩色显示屏

椭圆偏振光谱测量实验报告 椭圆偏振技术的实验细节

圆二色光谱的原理 光是横电磁波,是一种在各个方向上振动的射线。其电场矢量E 与磁场矢量H 相互垂直,且与光波传播方向垂直。由于产生感光作用的主要是电场矢量,一般就将电场矢量作为光波的。

椭圆偏振光谱测量实验报告 椭圆偏振技术的实验细节

椭圆偏振和反射法测试膜厚方法的区别选用Si3N4薄膜和Zr O薄膜两种光学材料作为测试对象以研究椭圆偏振法测量薄膜厚度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椭圆偏振法的精度较高,但对于数量级在几十个nm的光学薄

椭圆偏振光谱测量实验报告 椭圆偏振技术的实验细节

光的偏振实验的3个思考题, 不知道你要问的是什么,1/4玻片时,调整偏振角可以出现不同的偏振光,如45时就有圆偏振光,换其它玻片调整偏振角,只是各个偏振态的光出现的角度不同了而已的2.当入射光矢量与光片光轴平行或垂直时,出射光线为线偏振光,当入射光矢量与玻片光轴夹角为π/4时,出射光为圆偏振光3.把3个器件弄好,1/4玻片在中间,调整检偏器,也就是第二个偏振片,观察,有消光,没有大小变化的就是圆偏振光,有消光,有大小变化的就是线偏振光,没有消光的就是椭圆偏振光

椭圆偏振技术的实验细节 (标准)椭圆偏振测量四个史托克参数(Stokes parameters)中的两个,通常以Ψ 及 Δ来表示。入射至样品的光之偏极化状态可被分解成“s”及“p”两项(“s”成份为光之电场振汤垂直入射平面,“p”则平行)。“s”及“p”成份之振幅(强度)在反射及对其初始值做正规化之后,分别标示为 rs及 rp。椭圆偏振测量 rs与 rp之比例,此比例可以下述基本方程式来描述:其中,tanΨ为反射后之振幅比,Δ为相位移(相差)。由于椭圆偏振系测量两项之比值(或差异)而非其绝对数值,因此这技术所得的数据是相当正确且可再现的,其对散射及扰动等因素较不敏感,且不需要标准样品或参考样品。磁光广义椭圆偏振(Magneto-optic generalized ellipsometry,MOGE)是一先进红外光光谱椭圆偏振技术,用来测量在导体样品中自由电荷载子之特性。藉由外在磁场,便有可能独立地决定电子密度(en:Electron density)、光学之电子移动力(EN:electron mobility)参数及自由电荷载子之有效质量(en:effective mass)。在无磁场的状态下,只可能取得其中两项自由电荷载子参数。

关于波动光学几道题1、已知入射到偏振片上的光,当转动偏振片时,看到无光强变化,则入射光处于什么状态?2、在单缝衍射实验中,衍射主极强的位置与宽度如果不发生变化,则调整了哪种变化?3、已知闪耀光栅的闪耀角为150,平行光垂直于光栅平面入射,在一级光谱中,波长为1微米附近具有最大强度,问光栅在1mm内应有几条刻线?

同步辐射的原理及特点? 1、同步辐射的原理:相对论性带电粒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沿弯转轨道行进时所发出的电磁辐射。2、特点:高亮度(High-brilliance and flux:extremely intense and high energy。

王晓的获奖情况 1991年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工作中成绩显著奖励(集体奖)主要论文目录:1.硅烷偶联剂改性陶土应用于快速轮胎胎面胶的研究,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88,Vol 7,No.4,p35~47,第一作者.2.天然橡胶-1,2-聚丁二烯共混胶滚动损失与抗湿滑性的研究,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89,Vol.8,No.1,p1~14,第一作者.3.Experiment Design with Estimation of Erro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esearch of Rolling Loss,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Rubber Conference,Sydney,Australia,p1~19,第一作者,ISTP收录.4.碳纤维增强的先进复合材料在纺织机械上的应用研究,纤维复合材料,1992,Vol.9,No.3,p15~17,第三作者.5.一种计算机辅助测算预浸带纤维含量的方法,I.基本原理与软件设计,复合材料进展,1994,p617~623,第一作者.6.碳纤维复合材料气象风杯的研制,新型碳材料,1996,Vol.11,No.3,p31~32,第三作者。7.碳纤维复合材料无梭织机剑头的研制,新型碳材料,1996,Vol.11,No.4,p37~39,第三作者.8.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悬浮法复合工艺中的表面效应,复合材料界面科学,哈尔滨工业出版社出版,1997,p107~112,第一作者.9.Preparation of short carbon fiber 。

#王晓#椭圆#偏振光#矢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