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还是阴历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是以阳历划分的,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分为24等分为24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人们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干支历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12个气。每两节、气相距天数平均约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个月的天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所以每过大概三十四个月,必然会遇到有两个月仅有节而无气或者仅有气而无节。有节无气的月份农历上称为闰月,有气无节的月份就不是闰月。
为什么二十四节气同阳历日期对应? 中国古代的历法并不2113是纯阴历,即5261并非完全是按照月4102相的变化制定的,而是一种阴阳结合的历法1653,根据太阳的运动特别是由此引起的寒暑变化和生物尤其是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来确定节气的时间,如惊蛰,与打雷和冬眠的动物复苏有关,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以昼夜的长短和日影的长短为依据,二分昼夜一样长,夏至白天最长,冬至夜晚最长,太阳光垂直于北回归线的这一天,便是夏至,垂直于南回归线的那天便是东至,垂直于赤道便是春分和秋分。所以,节气与太阳的运动,也就是与阳历有关,因而便和现在的阳历的时间有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了。不过,这种对应上半年在6日和21日,下半年在8日和23日,前后不会超过2天。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各对应几月几号以及它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