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实验三--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 纳滤的分离推动力

2020-10-07知识16

按分离过程推动力类型的不同,膜分离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按推动力类型的不同,膜分离过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以静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过程: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2.以气体分压差为推动力的过程:气体膜分离、渗透汽化。。

实验三--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 纳滤的分离推动力

什么是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微滤又称为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其基本原理是筛分过程,在静压差作用下滤除0.1-10μm的微粒,操作压力为0.7-7kPa,原料液在压差作用下,其中水(溶剂)透过膜上的微孔流。

实验三--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 纳滤的分离推动力

什么是纳滤膜技术? 这样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实验三--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 纳滤的分离推动力

实验三--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wangjunhuiyi实验三纳2113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1.实验目5261的1.了解膜的结4102构和影响膜分离效果的因素,包括膜材1653质、压力和流量等。2.了解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掌握膜组件性能的表征方法。3.掌握膜分离流程。4.掌握电导率仪等检测方法。2.基本原理2.1膜分离简介膜分离是以对组分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侧施加(或存在)一种或多种推动力,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地优先透过膜,从而达到混合物的分离,并实现产物的提取、浓缩、纯化等目的的一种新型分离过程。其推动力可以为压力差(也称跨膜压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膜分离过程有多种,不同的过程所采用的膜及施加的推动力不同,通常称进料液流侧为膜上游、透过液流侧为膜下游。微滤(MF)、超滤(UF)、纳滤(NF)与反渗透(RO)都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当膜两侧施加一定的压差时,可使一部分溶剂及小于膜孔径的组分透过膜,而微粒、大分子、盐等被膜截留下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四个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被分离物粒子或分子的大小和所采用膜的结构与性能。微滤膜的孔径范围为0.05~10μm,所施加的压力差为0.015~。

膜分离技术有哪些优点及不足 膜分离技术优点1、能耗低。膜分离不涉及相变,对能量要求低,与蒸馏、结晶和蒸发相比有较大的差异。2、分离条件温和,对于热敏感物质的分离很重要。3、操作方便,结构紧凑、维修成本低、易于自动化。膜分离技术缺点1、膜面易发生污染,致使膜分离性能降低,故需采用与工艺相适应的膜面清洗方法。2、稳定性、耐药性、耐热性、耐溶剂能力有限,故使用范围有限。3、单独的膜分离技术功能有限,需与其他分离技术连用。

求超滤原理及膜分离原理?? (内容来自:http://www.qfwater.com) 在超滤过程中,水深液在压力推动下,流经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深剂(水)及小分子溶质透水膜,成为净化液(滤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质及。

微滤、反渗透、纳滤、超滤区别表 微滤、反渗透、纳滤、超滤区别 反渗透: 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力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

#反渗透原理#纳滤膜#膜分离#超滤技术#超滤原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