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诗人叶绍翁在秋天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的意思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从诗句中不难看出所见所闻.看到梧桐叶、江、儿童捉蟋蟀,篱笆,灯.听到的是风声.请笑纳.
叶绍翁的<夜书所见>的译文是什么? 1.夜书所见叶绍翁(宋)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编辑本段注释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④篱落:篱笆。编辑本段赏析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挑,读上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若,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赏析:①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
夜书所见的所见是什么意思
叶绍翁 夜书所见里的萧萧是什么意思 萧萧2113:形容马叫声或风声等,这里指风5261声。出自南宋叶绍翁《夜书4102所见》,原文为:萧萧梧叶送1653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思想主题: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作者简介: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宋诗人。南宋建炎三年(1129),因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又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参考资料来源:-夜书所见参考资料来源:-叶绍翁
夜书所见中作者描写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感受到什么
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是写 回答者:热心网友|2011-10-15 15:42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中的书应该是写的意思.回答者:布娃娃邵雨霏|二级|2011-10-15 15:54夜晚,作者在船上写的著作(诗).书:写.
读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我们明白了他因为看见“什么才“什么。填诗句怎么写了谢谢着急 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他才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
古诗夜书所见作者看到什么,料想什么 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萧萧的秋风。
叶绍翁,夜书所见里的萧萧是什么意思?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在什么的时候写自己所见到的和所思念的景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萧萧梧叶”和“秋风”可以看出,是在秋季。“夜深”是在夜里。诗人在秋天的深夜写下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