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周朝的开国君主文王和舞王 周朝开国皇帝是谁?

2020-07-20知识8

请问一下为什么周朝君主称「王」,汉朝君主称「帝」,唐、宋君主称「宗」呢?另外封号尊号谥号有何不同呢? 我来,我来尽量详尽浅显的回答这个问题。如有错漏,请各位知友指正。先简单梳理一下各朝代历史记录里对帝…西周开国皇帝是谁 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他继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周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谁 武王姬发。约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沿用“受命”年号。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扩展资料:周武王灭商之后,公元前1045年,实施分封诸侯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太公望于齐、召公奭于燕等,另封子受辛之子武庚于朝歌,又封叔鲜、叔度、叔处为“三监”,以监视武庚的行动。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66332前1043年,周武王殁,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公元前1041年。三监(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看不惯周公旦辅政,而管叔鲜更怨恨周公旦比自己年岁小却执掌辅政大权,于是联合武庚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旦不得已出征,花了三年,于公元前1039年平定此乱。武庚及管叔鲜被杀,蔡叔度被流放,霍叔处被废为庶民。周公旦感到中原难以掌控,于是秉承武王遗志在洛阳盆地伊、洛二水一带继续建设新都洛邑是为成周,取周道始成之意,又建王城以朝诸侯。公元。文王四友的说法历来有两种,但不是你说的这两种:1、《汉书·古今人物表·上中仁人》:“大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颜师古注云:“大颠已下,文王之四友也”。2、《尚书大传》(清陈寿祺辑)卷三:“文王以闳夭、太公望、南宫括、散宜生为四友”。其中大颠也就是太颠,南宫适也就是南宫括(古代是同音字),太公望也就是姜尚(也叫姜太公、吕望、姜子牙、齐太公等)。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因为太公望和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这四个人都是能够位列三公的,而太颠、闳夭、南宫括、散宜生似乎地位稍低一些,正史中只是称呼“文王之臣”、“大夫”。这些人都是正史有记载的,当然应该是真实存在。太公望就是姜尚,《史记》里记载的很清楚。古籍大多以炎帝、神农为姜姓,所以他们的后裔也就是一些姜姓国家:吕(也称为甫,炎帝后裔四岳伯夷封国,姜尚就出身于吕国没落贵族)、申(申公豹大概就是此国君主)、逄(páng,逄伯陵的后裔,周文王的祖母太姜的祖国)、赖、纪。这一时期的民族有他们的后裔,羌族和狄族里的隗氏等等。另外进入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就多了:焦(神农后裔)、齐(姜尚的封国)、许(四岳伯夷的后人叫文叔的封国)、吕(原来商代吕国的后裔)、申。周撤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意思 这是老版《三字经》中的一段话。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

#君主#中国历史#君主制度#周朝#夏商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