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资本公积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计入资本公积的,处置时为什么不能转入当期损益,及应如何账务处理

2020-10-07知识5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资本公积项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你好,百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解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过程中,只有一种情况是可以形成“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那就是购买企业以发行本企业的股票作为对价来取得被投资单位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以实际发行的股票的公允度价值作为合并成本,以股票面值总额作为“股本”,差额部分就是“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了,如果还有发行费问用,则再扣除支付的发行费用后,最终就形成了“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最终数字了。在持有期间,合并企业的个别报表中,答是以成本法来核算的,所以不会产生“资本公积”的。而在持有期间的合并报表中,合并报表是要以权益法来调整的,这时就又会产生因被合并单位发生的与资本公积相关的事项,而专进行合并调整抵销,因而就会又在合并报表中,再次出现“资本公积”的相关计算,这就情况较为复杂了,要具体的事项,具体的分析计算的,不可一语概括的。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属问!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账面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溢价)贷方余额大于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将被合并方在合并前。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资本公积处理问题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为什么要冲减资本公积?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最后合并方多给的都冲减了资本公积溢价理解的时候是觉得如果少花或者多花…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一致时,调整时为什么要用资本公积?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为什么要由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基2113本处理原则是视同5261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在合4102并日及以前期间一直存在1653(即一体化存续),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对于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自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借:资本公积(以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贷方余额为限)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扩展资料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有关费用的处理:计入当期损益财会〔2014〕14号第五条新增规定,“合并方或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科目。另外,财会〔2014〕14号第六条规定:“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CAS37〕的有关规定确定。根据CAS37规定,发行权益性证券的直接相关费用,应当冲减发行权益性证券收到的对价后计入相关权益项目。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账面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溢价)贷方余额大于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计入资本公积的,处置时为什么不能转入当期损益,及应如何账务处理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调资本公积问题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中,说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资本公积转留存收益问题 这个问题我也琢磨了好久。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我认为是这样的:假设B公司和C公司同属于母公司A公司。B公司通过发行1500W股票,取得C公司的子公司D的100%的股权(账目价值5000W)。B公司个别报表的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W贷:股本1500W 资本公积3500W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目前采用权益结合法,这种方法要求不改变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留存收益。那么站在合并报表的角度,既然要留下被合并方的留存收益(假设3000W),B合并时应该是: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贷:股本1500 资本公积1500 留存收益3000从B个别报表转变成B和D的合并报表,调整的分录:借:资本公积 3000贷:留存收益 3000我认为这个分录不是抵消分录,而是调整分录。这样就能解释这个分录是怎么来的。如果D公司留存收益是4000W呢?资本公积只有3500W,不够调,这时需要在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因合并方资本公积余额不足,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有500W归属于合并方,但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未予恢复。

#溢价#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留存收益#资本公积#企业合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