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字的古义是什么? ⑴(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⑵ 同本义 ⑶ 现代在椅、凳出现后,凡将臀部。
以的古义是么? 以的古义有:凭2113借、因为、而、认为5261、令、用等,根据句子的实际情况理解。举4102例如:1、作“凭1653借”之意:先秦歌谣佚名《狸首诗》: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译文:大夫君子,凡凭借庶士(身份),小大无别,可驾车于君所。2、作“因为、因”之意:春秋时期孔子《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译文:君子,不因好其言而举其人,不因人恶其人而废其言。3、作“而”之意:西汉礼学家戴圣《礼记·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译文:所以世道太平时的音乐中充满安适与欢乐。注:安以乐=以安而乐=因安而乐。4、作“认为”之意:战国时期刘向等人《战国策·齐策一》:皆以美于徐公。译文:皆以为(某人)美于徐公。5、作“使、令”之意:战国时期刘向等人《战国策》: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译文:我(泠向)想利用齐国替大王做事,使其攻宋。6、作“用”之意:先秦列御寇《列子·汤问·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就用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参考资料来源:-以
徒,今义是什么?古义是什么? 徒túㄊㄨˊ步行:~步.~涉.空:~手.白白地:~然.~劳无益.徒 tú〈动〉(1)(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同本义[go on foot;walk]徒,步行也.—《说文》我徒我御.—《诗·小雅·黍苗》君子耆老不徒行.—《礼记·王制》徒递来告.—《国语·吴语》无徒骥于锱坛之宫.—《庄子·徐无鬼》败其徒兵于洧上.—《左传·襄公元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贲其趾,舍车而徒.—《易·贲》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顾炎武《复庵记》(2)又如:徒徙(无舟船乘载而徒步过水);徒跣(赤足步行);徒践(赤足步行);徒杠(供徒步行走的小桥);徒负(徒步负荷);徒行(步行;无事闲行)只;仅仅:家~四壁.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徒 tú〈名〉(1)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soldier]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2)又如:徒骥(步兵与骑兵);徒兵,徒卒(步兵);徒士(步兵.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徒甲(徒卒和甲士);徒卫(卫兵);徒侯(徒卒侯吏);徒师(步卒,步军)(3)徒党,同一类或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