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解释镁,钙,钡的氢氧化物和硫酸盐的溶解度大小的递变规律 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大小

2020-10-07知识5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哪个碱性更强,为什么 这个问题针2113对性不是很强。请明白一点,5261在水溶液中,氢氧4102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因为能1653完全电离出氢氧根而显碱性。如果对于相同浓度的NaOH和Ca(OH)2水溶液(e.g 都是1L 0.01mol/L的两种碱水溶液),他们的碱性是不一样的,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的。如果两种水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相等,那他们的水溶液也应是碱性相同的。换言之,在水溶液中,某种碱的碱性强弱只取决于溶液中的氢氧根浓度。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溶解性不如碱金属,所以氢氧化钙在相同体积水中的溶解度是远小于氢氧化钠的,也就是说,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的碱性是远远小于氢氧化钠溶液的。

如何解释镁,钙,钡的氢氧化物和硫酸盐的溶解度大小的递变规律 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大小

元素周期表同一族从上到下溶解度大小如何变化?还有硫酸钡和碳酸钡溶解度谁大? 你是说单质还是化合物啊,溶解于什么溶剂,那一族的元素?都没有怎么说啊,水溶液中,碳酸钡溶解度大于硫酸钡

如何解释镁,钙,钡的氢氧化物和硫酸盐的溶解度大小的递变规律 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大小

碱土金属的元素性质 物理性质碱土金属的单质为银白色(铍为灰色)固体,容易同空气中的氧气作用,在表面形成氧化物,失去光泽而变暗。它们的原子有两个价电子,形成的金属键较强,熔、沸点较相应的碱金属要高。单质的还原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增强。碱土金属的硬度大于碱金属,锶、钙、钡可用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03032刀子切割,新切出的断面有银白色光泽,但在空气中迅速变暗。其熔点和密度也都大于碱金属,但仍属于轻金属。碱土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较好。化学性质碱土金属最外电子层上有两个价电子,易失去而呈现+2价,是化学活泼性较强的金属,能与大多数的非金属反应,所生成的盐多半很稳定,遇热不易分解,在室温下也不发生水解反应。它们与其他元素化合时,一般生成离子型的化合物。但Be2+和Mg2+离子具有较小的离子半径,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形成共价键的化合物。钙、锶、钡和镭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随着它们原子序数的递增而有规律地变化。碱土金属的离子为无色的,其盐类大多是白色固体,和碱金属的盐不同,碱土金属的盐类(如硫酸盐、碳酸盐等)溶解度都比较小。碱土金属(铍除外)在空气中加热时,发生燃烧,产生光耀夺目的火光,形成氧化物(钡形成过氧化物。

如何解释镁,钙,钡的氢氧化物和硫酸盐的溶解度大小的递变规律 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大小

以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钡及新配制的氢氧化钠及氨水溶液做试剂,设计实验,说明碱土金属的溶解度大小顺序 题目问题应该是:说明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大小顺序.实验步骤:1、将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钡三种物质分别溶于水配成溶液.2、取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于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震荡后未见沉淀生成.说明氢氧化钡溶解度比较大.3、再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发现有白色浑浊出现.说明氢氧化镁的碱性没有氢氧化钡的溶解度大.4、向3中所得上层清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镁,澄清溶液又变成浑浊.说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最小.

氢氧化钙是微溶的,为何也是强碱呢? 这个话题很多人在争论,一些书籍,特别是这几年的教科书的说法也不一样:有人认为氢氧化钙是中强碱,属于弱碱的范畴,有人认为氢氧化钙是强碱.下面我们来仔细看看:我们先了解以下钙这个元素,钙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属于碱土元素,性质很活泼,在中学阶段的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泼性仅次于钾,大于钠,它在常温下会和水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现象,也会和氧气,氯等非金属迅速反应.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又名消石灰.Ca+2H2O=Ca(OH)2+H2(气体)钙元素有这么强的金属性,它的氢氧化物不可能是弱碱的.事实上金属氢氧化物碱性的强弱,基本是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一致的,当然个别过渡金属除外.再来看看,强碱和弱碱:弱碱指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碱,溶液中H+浓度更高,pH值较低.自然水溶液能完全电离的碱就是强碱了.常见的弱碱大都是不溶于水的,比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氢氧化铜等,氨水也是弱碱常见的强碱基本都是溶于水的,比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者是微溶的,比如氢氧化钙中学阶段提到的四大强碱指的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氢氧化钠这四个的碱性依次减小,它们的水溶液都是完全电离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强碱在参与化学反应的。

在比较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性时,所用的碱必须不含CO32-?此时使用Ca(OH)2和 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的溶解性与其氢氧根离子对金属阳离子的亲合力的关系。氢氧化物在水中的溶液长呈碱性通常是指金属氢氧化物。一般金属元素(包括铵)的氢氧化物呈碱性,易溶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为强碱,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等;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为弱碱。非金属元素的氢氧化物呈酸性,如硝酸HO·NO2、硫酸HO·SO2·OH等。也有一些元素的氢氧化物呈两性,称两性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铝。

如何解释镁,钙,钡的氢氧化物和硫酸盐的溶解度大小的递变规律 镁,钙,钡都属于第二主族碱土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但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对应离子都是8电子结构,半径增大,极化作用减弱,离子极化减弱,所以溶解性增大,对于氢氧化物和硫酸盐都是如此。离子的极化(Ionic polarization)由法扬斯(Fajans)首先提出。离子极化指的是在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分布在对方离子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的现象。离子极化能对金属化合物性质产生影响。

碳硅硼的化学性质: ⑴常温下不活泼,高温下能与碳或活泼金属Mg,Na等反应点燃CO2+2Mg=2MgO+C2Na+2CO2=Na2CO3+CO⑵(弱)酸性氧化物CO2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部分转化为H2CO3CO2+H2O=H2CO3可与碱或碱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用NH3.H2O吸收CO2可制NH4HCO3(小氮肥)。二、碳酸和碳酸盐⒈碳酸CO2溶于水中(溶解度1.45g/L~0.033mol/L,298K)有1─4%转变为H2CO3,大部分以水合物形式CO2.xH2O存在H2CO3=H+HCO3-K1=4.2×10-7HCO3-=H+CO32-K2=5.6×10-11这里K1、K2是按溶于水中的CO2全部转化为H2CO3来计算的。若按实际浓度计算,K1=2.4×10-4,K2=2.9×10-8较上述K值大得多。⒉碳酸盐碳酸能生成碳酸氢盐和碳酸盐,其结构如下:O-O2-O─C O─CO─H O CO32-在HCO3-和CO32-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态,与各O原子形成σ键,故两种离子均为平面结构。在HCO3-中,C原子与两个非羟基O原子利用剩余的2P轨道形成π34键;在CO32-中则C原子与三个O原子形成π46键。性质:⑴溶解性所有碳酸氢盐均溶于水,而正盐则只有铵盐和碱金属的盐溶于水,这可以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吸引力)大小来理解(除碱金属外,同种金属元素形成的碳酸氢盐溶于水,而正盐不溶于水;碱金属的碳酸氢盐溶解度。

高中化学相关困惑? 题主总结理综化学选择题的题型如下:1,离子共存。2,原电池(包括正负极反应方程式,溶液中离子的移动,…

#氢氧化钙#碱土金属#溶解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