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后汉书本注 汉朝的三公九卿都包括哪些?

2020-10-07知识12

与历史有关的书籍有哪些好的推荐? 由于本人比较喜欢历史,家里历史藏书有上千册,也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书籍,下面我来给你推荐一下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如果是业余爱好,正史点的可以看看《明朝那些事儿》、《那时汉朝》,《血腥的盛唐》,张宏杰的《饥饿的盛世》,《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等。野史点的可以看看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如《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其他类似的还有《大秦帝国》等。如果喜欢看历史人物传记类,推荐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以及其他民国四大传记,当代人写的经典人物传记有王水照的《苏轼传》和《欧阳修传》,陈梧桐的《朱元璋传》等都不错。此外??,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书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帝王传记系列也很不错,值得看看。通史方面,卜宪群组织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帮专家编写的《中国通史》还不错,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故事》、《世界通史故事》写的也很好。另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话说中国》系列历史书也很不错,全彩印刷,就是贵了点。当然,著名的史学巨作《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左传》,《国语》也是不容。

后汉书本注 汉朝的三公九卿都包括哪些?

《后汉书》中的“本注曰:无员”是什么意思? 本注曰:无员,是指本人在这里注明,这个职位没有官员。这边的比是左右、上下的意思,就是大概两百石左右。

后汉书本注 汉朝的三公九卿都包括哪些?

太傅等于现在什么官 古代官制和现代不一样2113,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5261也有不同,现在没有等4102同于太傅的官1653。下面是一些参考。官职释义太傅为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睿即位后任钟繇为太傅。1、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复置,次于太师。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2、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其制甚早,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后亦用作虚衔。地位品级位高于三公,称上公,正一品历代沿置周官名,春秋时晋国设置,为国王辅弼官之一。战国后废。西汉吕后元年(前187年)复置,金印紫绶,以王陵、审食其等任之。后废。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又复置,以孔光出任此职,位在三公之上。东汉亦置此官,掌善导,无常职,刘秀命卓茂任之;卓死,省去此官。其后新帝初即位,又设“太傅,录尚书事”,如赵熹、陈蕃、胡广等均任过此官,赵等死,即废去此职。历代多有延置,或常设或虚职,如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清史稿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典籍记载1、《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傅,古官,高。

后汉书本注 汉朝的三公九卿都包括哪些?

中常侍大长秋是个什么官职 大长秋秦称将行。汉景帝时改称大长秋,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为皇后近侍官首领,多由宦官充任。官名。皇后的卿。秦名将行,用宦官任职。汉沿置,景帝中六年(前144)改名为大长秋。《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故以为皇后官名。西汉或用宦者,或用士人。东汉用宦者。掌宣达皇后旨意,管理长秋宫(皇后所居宫)各事,秩为二千石。历代沿设。北魏名大长秋卿。北齐称长秋寺卿。隋设内侍省,不用长秋为官名。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主管称长秋监令。唐后无此名。

有些人的名字里用聿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我的名字 就是带聿的 家谱名字传下来的,

津去掉三点水念什么 “津”去掉三点水念”聿“【yù】聿,yù,象形字,一只手(又)握着笔)的样子。聿,所以书也。民俗字义聿原为笔的本字。聿者,所用书之物也。指事字。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词,意轻快。所书也,以用也。聿者、所用书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视此。〈名〉(1)指事。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本义:毛笔。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笔)同本义。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说文》(2)又如:舌聿(即“口笔”。用口所说的,用笔所写的)汉字字义聿yù【名词】(1)(指事。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本义:毛笔。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笔)同本义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说文》(2)又如:舌聿(即“口笔”。用口所说的,用笔所写的)聿yù【助词】(1)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诗·大雅·文王》聿,循也。《后汉书·傅毅传》注其山山聿山卒而嵯峨,其水萦纡而绿波.-《万载县志》(2)又如:聿女(养女);聿遵(遵循。聿,发语词);聿追(聿本助词。后人往往训聿为述,因以“聿追”谓追述先人德业)聿yù【形容词】(1)轻快武骑聿皇。《汉书·扬雄传上。

#历史#中国古代史#汉朝#文化#读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