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谢尚“无子”之谜-谢燕颉

2020-07-20新闻4

谢氏

历史

谢尚“无子”之谜--谢燕颉

(一)

据《晋书》列传第四十九哉:“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恸过礼,亲戚异之。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答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十余岁,遭父忧,丹阳尹温峤吊之,尚号咷极哀。既而收涕告诉,举止有异常童,峤甚奇之。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好衣刺文袴,诸父责之,而因自改,遂知名。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谓曰:‘闻君能作鸲鹆舞,一坐倾想,宁有此理不?’尚曰:‘佳。’便着衣帻而舞,导令坐者抚掌击节,尚俯仰在中,傍若无人,其率诣如此。

“转西曹属,时有遭乱与父母乖离,议者或以进仕理王事,婚姻继百世,于理非嫌。尚议曰:‘典礼之兴,皆因循情理,开通弘胜。如运有屯夷,要当断之以大义。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今婚姻将以继百世,崇宗绪,此固不可塞也。然至于天属生离之哀,父子乖绝之痛,痛之深者,莫深于兹。夫以一体之小患,犹或忘思虑,损听察,况于抱伤心之巨痛,怀忉恒之至戚,方寸既乱,岂能综理时务哉!有心之人,决不冒荣苟进。冒荣苟进之畴,必非所求之旨,徒开偷薄之门而长流弊之路。或有执志丘园、守心不革者,犹当崇其操业以弘风尚,而况含艰履戚之人,勉之以荣贵邪?’

“迁会稽王友,入补给事黄门侍郎,出为建武将军、历阳太守,转督江夏义阳随三郡军事、江夏相,将军如故。时安西将军庾翼镇武昌,尚数诣翼咨谋军事。尝与翼共射,翼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尚应声中之,翼即以其副鼓吹给之。尚为政清简,始到官,郡府以布四十匹为尚造乌布帐。尚坏之,以为军士褚襦袴。建元二年,诏曰:‘尚往以戎戍事要,故辍黄散,以授军旅。所处险要,宜崇其威望。今以为南中郎将,余官如故。’会庾冰薨,复以本号督豫州四郡,领江州刺史。俄而复转西中郎将、督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假节,镇历阳。

“大司马桓温欲有事中原,使尚率众向寿春,进号安西将军。初,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时康献皇后临朝,即尚之甥也,特令降号为建威将军。初,尚之行也,使建武将军、濮阳太守戴施据枋头。会冉闵之子智与其大将蒋干来附,复遣行人刘猗诣尚请救。施止猗,求传国玺,猗归,以告干。干谓尚已败,虑不能救己,犹豫不许。施遣参军何融率壮士百入邺,登三台助戍,谲之曰:‘今且可出玺付我。凶寇在外,道路梗涩,亦未敢送玺,当遣单使驰白。天子闻玺已在吾许,知卿等至诚,必遣重军相救,并厚相饷。’干乃出玺付融,融赍玺驰还枋头。尚遣振武将军胡彬率骑三百迎玺致诸京师。时苻健将杨平戍许昌,尚遣兵袭破之,征授给事中,赐轺车、鼓吹,戍石头。

“永和中,拜尚书仆射,出为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前将军、豫州刺史,给事中、仆射如故,镇历阳,加都督豫州扬州之五郡军事,在任有政绩。上表求入朝,因留京师,署仆射事。寻进号镇西将军,镇寿阳。尚于是采拾乐人,并制石磬,以备太乐。江表有钟石之乐,自尚始也。

“桓温北平洛阳,上疏请尚为都督司州诸军事。将镇洛阳,以疾病不行。升平初,又进都督豫、冀、幽、并四州。病笃,征拜卫将军,加散骑常侍,未至,卒于历阳,时年五十。诏赠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简。

“ 无子,从弟奕以子康袭爵,早卒。康弟静复以子肃嗣,又无子。静子虔以子灵佑继鲲后。”

(二)

另据王羲之《十七帖》中严君平帖载:“谢无奕外任,数书问,无他。仁祖日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严君平、司马相如、杨子云皆有后不?”

意思是说,谢奕调出京城在外任职,几次来信问候,也没有其他事情。谢尚则每日前来所说往日所说过的话,经常表现很悲痛心酸。但如何可以给他说严君平、司马相如、杨子云三人都有后代不?

谢尚没有生下儿子,后由其堂弟谢奕将儿子谢康过继以承袭其咸亭侯爵位;但是谢康却早逝,就由谢康弟弟谢静的儿子谢肃为子嗣;谢肃又没有生下儿子,则由谢静儿子谢虔将其儿子谢灵佑过继给谢鲲为后裔。连续三代过继,实属罕见。

东晋咸和七年(332年),王羲之在武昌庾亮处任军事参谋,此帖便是王羲之于此时写给从武昌转至益州镇守的好友周抚的一封信札。

周抚,周访之子,与王氏累世通家。与陶侃是儿女姻亲,陶侃子陶瞻,娶周妩之妹为妻。

严君平,即严遵,以字行。原本姓庄,名庄遵,字君平,后来《汉书》忌讳汉明帝刘庄之名,才将其改名为严遵。汉代蜀人,卜筮于成都市,名重当时,与人占卜,言利害得失,各因势导之以善。

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犬子,因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蜀郡成都人,口吃而善著书,出仕后,却常称疾闲居,不慕官爵。时时作文著书,人分取之。其与卓文君结为伉俪事,更属千古佳话。

扬子云,即扬雄,以字行世。蜀郡成都人,少而好学,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好辞赋,慕司马相如所作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少时尝从严君平游,待四十岁出仕显名后,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严君平之德。恬于势利,嗜酒。卒于天凤五年,年七十。

此帖中所说的严遵、司马相如、扬雄三人,皆为川蜀旷世奇逸之杰。严遵治老庄之学,司马相如、扬雄的文才雄世,且放达不驯。作者皆心仪之,故关注其后裔,而三人却均没有后代。

(三)

据干宝《搜神记》卷二夏侯弘载:“吴孙峻杀朱主,埋于石子冈。归命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亚,不可识别。而宫人颇识主亡时所着衣服,乃使两巫各住一处,以伺其灵,使察鉴之,不得相近。久时,二人俱白见一女人,年可三十余,上着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绨丝履,从石子冈上半冈,而以手抑膝长太息,小住须臾,更进一冢上,便止,徘徊良久,奄然不见。二人之言,不谋而合。于是开冢,衣服如之。夏侯弘自云见鬼,与其言语。镇西谢尚所乘马忽死,忧恼甚至。谢曰:‘卿若能令此马生者,卿真为见鬼也。’弘去良久,还曰:‘庙神乐君马,故取之。今当活。’尚对死马坐,须臾,马忽自门外走还,至马尸间,便灭,应时能动,起行。谢曰:‘我无嗣,是我一身之罚。’弘经时无所告,曰:‘顷所见,小鬼耳,必不能辨此源由。’后忽逢一鬼,乘新车,从十许人,着青丝布袍。弘前提牛鼻,车中人谓弘曰:‘何以见阻?’弘曰:‘欲有所问。镇西将军谢尚无儿。此君风流令望,不可使之绝祀。’军中人动容曰:‘君所道正是仆儿。年少时,与家中婢通,誓约不再婚,而违约;今此婢死,在天诉之,是故无儿。’弘具以告。谢曰:‘吾少时诚有此事。’”

意思是说,东吴国武卫将军、都乡侯孙峻杀了朱公主孙鲁育(又名小虎,孙权与步练师的女儿),把她埋在石子冈。归命侯孙皓即位后,想把她改葬,但是因与其它坟墓排列在一起,而不能辨别哪一个是朱公主的坟墓。只有宫中的妇女还比较了解朱公主死亡时所穿的衣服,于是就让两个巫婆各自呆在一个地方,以来等待她的神灵出现,她们观察鉴别,但是却不能靠近。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两个巫婆都说已看见过一个女人,年龄大约在三十多岁,上面用青色的丝中包着头,身穿着紫色面子、白色里子的夹衣,红色的绸缎鞋子,从石子冈走上半山冈,用手撑着膝盖,长长地叹气,稍微停留了一会儿,又向前走到一个坟上,便停住了,在那坟边徘徊了很久,却忽然不见了。两个巫婆的话,不约而同。于是就掘开坟墓,见那女尸所穿的衣服,就象巫婆所说的一样。

夏侯弘自己说看见过鬼,还和鬼说过话。镇西将军谢尚所骑的马忽然死了,他忧伤烦恼到了极点。于是谢尚对夏侯弘说:“您如果能够使这匹马复活的话,那么就说明您真的是看见过鬼了。”夏侯弘走后,过了很久,他才回来说:“庙里的神灵因喜欢您的马,所以才把它牵走了。现在这匹马可以活过来了。”谢尚正面对着死马坐着,一会儿这匹马忽然从门外跑回来,但是跑到马的尸体时就消失了,而那匹死马却立即能动弹了,还爬起来行走了。

谢尚说:“我没有儿子,这可是对我终生的惩罚。”夏侯弘过了一段时间,也没有来告诉什么,只是说:“刚才我所看见的,都是些小鬼,他们肯定不知道这件事的原因。”后来他忽然遇见一个鬼,乘坐着新牛车,随从有十几个人,身穿青色丝绸衣袍。夏侯弘走上前去抓住牛的鼻子,车里的人对夏侯弘说:“为什么要拦阻我?”夏侯弘说:“我有一件事想问问。镇西将军谢尚为什么没有儿子。这个人是英俊杰出,名声显扬,这不能让他断了香火。”坐在牛车里的人脸色突然变了,说:“您所说的人,正是我的儿子。因他年轻的时候,与家里的婢女私通,且发誓说不再与别人结婚,然而却违背了誓约;现在这个婢女死了,到上天去告他的状,所以让他没有儿子。”夏侯弘把这些情况全都告诉了他,谢尚说:“我年少的时候确有这件事。”

说夏侯弘“走阴”遇到了谢尚的先父谢鲲,从而得知谢尚没有儿子的原因。原来谢尚年轻时与婢女私订终身,并誓言不另娶他人。结果背信弃义,才弄得断绝子嗣。

关于“走阴”,笔者曾在新华书店看过一本关于巫术的书。书名已忘记,但其中所记录的一件事,却至今没有忘却。说的是,外国人对中国巫术均不相信,只对“带亡人”坚信不移。有一个英国人,曾请一个没以有文化的中国神婆,带他死去的父亲来见面。见面后的父亲,当然是神婆,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纯正的父亲口音,能说及家中的私事。

谢尚的夫人袁女正,陈郡阳夏人,袁冲之女,袁耽、袁女皇之妹。婚后生有女儿谢僧要、谢僧韶。

袁冲,字景玄,汉郎中令袁涣之孙,魏给事中袁准之子。晋光禄勋。子袁耽。

袁耽,字彦道,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汉末郎中令袁涣曾孙。年轻有才气,倜傥不羁,受当时士族中人称许。苏峻之乱时,司徒王导引为参军,并随其至石头城。其时苏峻将领路永、匡术及贾宁曾劝苏峻杀害王导等大臣,但苏峻不肯。路永等人于是生了异心,王导就趁就机会想离间他们,就派袁耽去游说路永,想让他带晋成帝出奔以陶侃为首的义军。虽然路永答应,但因苏峻对成帝的守卫森严,故终无法成事。乱事平定后,袁耽受封秭归男,拜建威将军、历阳太守。王导以其为从事中郎,正要给他大任就去世了,年仅二十五岁。

袁女皇,嫁给了殷浩。因袁女正给了谢尚,袁耽对桓温说:“真恨不得还有一个妹妹嫁给你!”

谢僧要,谢尚、袁女正长女,嫁庾和,生子庾恒。《世说新语笺疏》轻诋第二十六:“殷顗、庾恒并是谢镇西外孙。谢氏谱曰:‘尚长女僧要适庾龢,次女僧韶适殷歆。’〔一〕殷少而率悟,庾每不推。尝俱诣谢公,谢公熟视殷曰:‘阿巢故似镇西。’巢,殷顗小字也。於是庾下声语曰:‘定何似?’谢公续复云:‘巢颊似镇西。’庾复云:‘颊似,足作健不?’庾氏谱曰:‘恒字敬则。祖亮,父龢。恒仕至尚书仆射。’”

谢僧韶,谢尚、袁女正次女,嫁殷歆,生子殷觊。

(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诗云: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此诗浑朴流畅,纯任天然。然而作为五律,却无对偶句,实为作者放逸不羁,兴之所致。随口吟诵,却最具鲜明地体现了其律诗豪纵飘逸的艺术风格。

此诗是李白在当涂创作的。那时作者在此失意后,虽然对未来已经不抱希望,但是他自负才华,从而怨艾无人赏识,故而此情绪仍然溢满于诗。

作者怀念东晋东阳太守袁宏因为吟诗而得到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的赏识,从而叹惜自身却怀才之不遇。牛渚,牛渚矶,即采石矶,地处今安徽马鞍山。

诗的开头点明夜泊牛渚。由牛渚望月,而触发情怀,以发思古之幽情。接着写自身空负袁宏之才,而谢尚不复可遇。最后拓开一笔,预想明日离去时之情景。——秋风萧瑟,枫叶飘落,孤帆远挂,一派寂寞凄清的氛围,从而进一步烘托自己不遇知音的孤独感。然而谢尚,因为夺回“传国玉玺”,功高盖世,又有李白惦记,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谢尚(308-357),字仁祖。小字坚石。父谢鲲。晋太宁元年(325年),为司徒王导府掾吏、袭封咸亭侯、升西曹属、迁会稽王友;咸和八年(333年),入补给事黄门侍郎;335年,咸康元年出为建武将军、历阳太守;建元元年(343年),转督江夏、义阳、随三郡军事、江夏相、兼领将军职;建元二年(344年),加南中郎将领宣城内史、转西中郎将、督扬州六郡军事、镇历阳、假节;永和二年(346年),豫州刺史、镇芜湖、都督江夏义阳随颖四郡军事;永和四年(352年)四月,升安西将军、镇豫州,八年因血战失利降建威将军、征授给事中;永和九年(354年)四月,升尚书仆射、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前将军、豫州刺史、给事中、镇历阳、加都督豫州、义阳、随、扬州五郡军事,十年五月还卫京师;永和十一年(356年)十月,都督并、冀、豫三州军事、进号镇西将军、镇寿阳、据守马头;升平元年(357年)都督豫、冀、幽、并四州军事、拜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同年五月卒,赠卫将军、散骑常侍、开府仪同三司,谥“简”。

谢氏吉日挂历

每本仅仅12元

#诗词歌赋#谢尚#谢燕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