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 海水 氘和氚

2020-10-07知识5

关于海水中的氘和氚,什么时候可以利用做能源?永远解决人类能源危机?

人类为什么非要在“氚–氘”可控核聚变一棵树上吊死,轻元素那么多,为什么不多试试别的呢? 如果一个人跟火箭专家争论,说燃料应该用煤、便宜,而且要用水洗煤,环保等等。火箭专家不会跟你争、如果他跟你一争论,他就输了

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氘氚吗? 氘和氚发生核聚变反应的条件是最低的,所以氢弹采用它们作为聚变反应的核材料。第一代可控核聚变反应也用它们聚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第一代核聚变反应堆已经接近成功。图:正在建造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氚和氘都是氢的同位素,氚原子拥有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氘拥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一个氚和一个氘发生核聚变后会生成一个氦4,并释放出一个中子和能量。图:氚-氘核聚变氘(拼音:dao)又被称为重氢,在自然界水里的含量约为氢的6400分之一。它与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就是重水(D?O)。氘可以通过电离重水生产。氚(拼音:chuan)又被称为超重氢。它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释放出一个电子后成为氦3。它的半衰期只有12.43年,所以氚在自然界非常稀少。只有宇宙射线照射到氘后会生成一点点。氚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合成生产的:利用中子轰击锂可产生。利用氘-氚核聚变来产生电力是人类获取终极能源的第一步,按目前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海水中的氘足够人类使用上百亿年。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人造太阳,人造太阳是科学家模拟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制造的一种核聚变实验装置。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要制造这种装置呢?大家知道,太阳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能量之源,太阳能可以用来发电,因此,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就相当于在地球上再造了一个迷你型的人工太阳。更重要的是,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是非常高效和巨大的。比如氢弹,他所产生的能量比核裂变的原子弹要大得多。而且没有核污染。因此科学家希望通过人造太阳装置,在未来,将之运用于人工发电。将氘和氚核聚变产生的核能转变成电能。因为核聚变的氘和氚可以直接从海水中获取,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核聚变过程是没有核污染的,是洁净能源。所以一但人造太阳装置研究成功,人类将彻底摆脱能源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在人造太阳研究上处于世界前列,已经实现了1亿度的高温,100多秒的连续放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造太阳一定可以研发成功。造福全人类。

可再生能源有哪些 可再生能源有:1、太阳能: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2、生物能: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失掉。3、风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因冷热不均产生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4、水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产生水循环,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太阳能转化为势能,当在高山上形成降水后,水往低处流,势能转化为动能,就是水能。5、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洋流等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潮汐能主要来自于月球、太阳等天体的引力,波浪、洋流的能量主要是受风的影响。6、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上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而且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一次能源。楼上有提到氢能的,它应属于可再生能源,因为生产氢能的原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它是经过人类加工的二次能源。如果这样举例的话,沼气、焦炭、蒸汽(蒸汽机的动力)也是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矿石等一次能源,以及汽油、柴油、煤油等二次能源。

人类已经可控核裂变了,为什么还要研究核聚变,是还不够用吗? 核裂变与核聚变,除了失控反应下都会炸出蘑菇云外,没有一点儿相同之处。现在,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440座,当然,全部都是核裂变反应堆。全球核电站的总发电容量超过350千兆瓦,占发电总量的约16%,要是把所有反应堆的运行时间加在一起,已经有10000年了。核电站。一万堆时,看上去技术应该很成熟了,那为什么非要费那么大劲研究可控核聚变呢?因为裂变反应有几个缺陷,怎么都无法绕开。裂变反应堆远不如聚变反应堆安全。想让聚变反应持续进行,需要极端苛刻的高温高压等条件。比如在太阳的中心,1500万度的高温和极端的高压下,氢聚变成氦,损失一部分质量换取了巨大的能量。在地球上我们无法制造那么极端的高压环境(没有那么强的压力容器),只能将反应核心区域的温度提高到上亿度,让氘和氚(氢的同位素)的原子核飞速运动剧烈碰撞来实现聚变反应。可控核聚变实验堆(托卡马克)。如果发生故障、事故、战争、自然灾害,导致聚变堆降温、失压、失控、破损,聚变反应的条件便被破坏了,这时反应立马就会自行停止。即使反应堆被导弹炸平了,因为反应物质没有放射性,所以没有发生灾难性事故的可能。裂变反应正好与之相反。裂变反应的反应门槛非常低,只要足够质量的。

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化学方程式? 核聚变反应主要借助氢同位素.核聚变不会产生核裂变所出现的长期和高水平的核辐射,不产生核废料,当然也不产生温室气体,基本不污染环境.利用核能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受控核聚变.裂变时靠原子核分裂而释出能量.聚变时则由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较重的原子核而释出能量.最常见的是由氢的同位素氘(读\"刀\",又叫重氢)和氚(读\"川\",又叫超重氢)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如氦而释出能量.核聚变较之核裂变有两个重大优点.一是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远比核裂变能丰富得多.据测算,每升海水中含有0.03克氘,所以地球上仅在海水中就有45万亿吨氘.1升海水中所含的氘,经过核聚变可提供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后释放出的能量.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约为蕴藏的可进行核裂变元素所能释出的全部核裂变能的1000万倍,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的能源.至于氚,虽然自然界中不存在,但靠中子同锂作用可以产生,而海水中也含有大量锂.第二个优点是既干净又安全.因为它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放射性物质,所以是干净的.同时受控核聚变反应可在稀薄的气体中持续地稳定进行,所以是安全的.目前实现核聚变已有不少方法.最早的著名方法是\"托卡马克\"型磁场约束法.它是利用通过强大电流所产生的强大磁场,把等离子体约束在很小范围内以。

#核聚变#核裂变#太阳#“人造太阳”计划#能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