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西洋绘画里的清朝人,最后一张乍一看,以为是帮洋人捉虱子

2020-07-20新闻7

清末西洋人出了本画册,名为《中国人的生活和性格》。

老照片我也看得多了,跟这些绘画一比,在有些方面差别很明显。

那就是,绘画更能展现画家的好恶。

比如,想画个小偷,就可以把他画得尖嘴猴腮,就像我们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样。

照片呢?

摄影师在拍戴枷犯人的时候,没法将他们拍得太丑,他们本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1

这幅画,就很明显。

画家把被抓者,画得很丑陋,牙齿外露,一看就是不惹人喜欢的。

他应该是个小偷或者什么人吧?

他的形象,与挑鸭子的摇扇子的站门口的路人甲乙丙,截然不同。

2

跟上面那位挑鸭子的一样,这位也是小贩。

用古话说是行商,用现在话说,是摆地摊的,这副图的英语说明是:costermongers。

指沿街卖鱼类、水果、蔬菜的人。

这位仁兄一根圆竹当扁担,两端的篓子,挺简单的,里面都有商品。

当然,最显眼的,还是那几条鱼。

3

中国的婚葬婚俗,也是很多西洋人多拍多画的。因为跟他们那完全不一样。

其实何止跟他们泰西不一样,就是中国内部,葬仪也是形式各异。

便如画里面这种,我就从未看到过。

我们这边的棺材,棺身与盖子接合处,没有凹得那么深。

且棺身占了三分之二,棺盖只占三分之一。

还要在死者身上盖很多被套,身边塞满石灰,十几个人才抬得起。

4

不过现在已改变了。

将大车——也就是抬棺材的全套工具——的底座加上轮子,省力很多。

之所以如此,跟现在农村里年轻人少也有关。

年轻的人,多在外打工,根本没有“抬过重”,老人还怕他们闪了腰呢。

所以,主力,还是四五十岁的。

慢慢也就抬不了了,改进版就顺势而出。

5

这是又一张“街拍”,中间两个,抬的是什么呢?

细看之下,原来是头小猪。

四脚被绑,动弹不得。

嘴巴没封,似乎也没嗷嗷叫,大概已嚎完力气了吧?

见过杀猪的人,当知道猪被杀之前,那力气啊,比在猪栏里的悠闲样,完全是两回事。

当知道命不久矣,吃了睡睡了吃的猪,也是要打几个毛撅子的。

不小心就被它踢得满身脏。

这画里,后面这个抬杠者旁边,应该是猪主人?或者是中间商?

卖了个好价钱吧?挺高兴的。

6

这张就有趣了,乍一看,以为是帮这洋人捉虱子呢。

看过注解才知道,原来是当地人正在研究他的红头发。

清朝自给自足几百年,百姓看到外国人都挺惊奇的。

实际上,明朝人早就跟他们接触过了,称为红毛夷。主要是当时在东亚活动的荷兰人葡萄牙人。

袁崇焕就是用他们传过来的红夷大炮,在宁远大战中,重创努尔哈赤。

#清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