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管宁:没有什么明显事功,为何还能青史留名?

2020-07-20新闻17

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褒奖了不少有气节之士。其中三国时期,只有两人。一文一武,武为严颜,文为管宁(158-241年)。

严颜抗节宁死不屈,让悍将张飞为之动容,从此名垂青史。反过来就事功来讲,管宁好像没有什么明显的事功,他之所以能让文天祥有如此褒奖,在历史上留名,完全因为他那冰清玉洁的人品。

管宁最让人敬重的是,他那率真的性格,以及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如粪土的品行。

管宁

管宁虽然生于乱世,但一直秉性正直。一边自己耕作,确保能有口吃的,一边读书修身。时间长了,名声也就传开了。少年的好友华歆,想把太尉的高官让给他做,但管宁死活不肯接受。最后连魏明帝都看不下去了,多次下诏书,让他入朝做官,但管宁还是婉拒了。终能全节善其身,从始至终,终老于乡野。

文天祥《正气歌》中,有“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一句,说的就是管宁。管宁生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乱世,一生淡泊名利,节气超高。他住在辽东,以此来躲避战乱。用自己的品德去感化他人,不为任何的功名利禄所弯腰,不但得到了世人的尊敬,就连统治者也为他的品行所折服。可以说他是三国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文天祥以辽东帽称赞他坚守秉性,品德高尚,像冰雪那般纯净无暇。

文天祥

品德高尚,淡泊名利

九年后,管宁与好友华歆一起外出游学。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在锄地的时候,挖到了一块黄金。华歆捡起黄金看了看,然后就丢掉了。反观管宁就像刚才没有看到那块黄金一样,还是继续锄地,动作丝毫没有间断过。

华歆

黄巾起义后,管宁与好友王烈为躲避乱世,搬迁到了辽东。辽东霸主公孙度很仰慕管宁,想和相见。管宁见到公孙度,觉得公孙度很庸俗。管宁就只和公孙度谈学问、典故、绝口不提世事。到后来,管宁还直接搬到山谷中居住。很多避难者,仰慕他的品行都追随他而去。没过多久,此地成为了一个村落,管宁开始讲学,此地也成为了乱世中的“世外桃源”。

感化乡民

村落中,常有村民为了取水,你争我夺,最后还会大打出手。看到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管宁就买了很多容器,将打好的水装起来,放在井边,任由大家取用。村民起初都不知道是谁放置的,知道是管宁放的后,大家都深为感动,从此再也没有人因取水的事而争执了。

感化乡民

有一次,邻居家的牛践踏了管宁种植的田,管宁没有追究,而是将牛牵到阴凉处,等牛的情绪平息后,将牛喂饱,还给了他的主人。牛的主人,知道此事后,羞愧万分,感觉和自己犯了罪一样。此事传出,大家都为管宁的品质所折服。从此大家不再有争斗,村落里到处都是一片祥和,礼让之风也向外面传播开来。

公孙度称霸辽东,地处边陲,再加上中原战乱不断,自己山高皇帝远,也不干预其他事情。但管宁在辽东治下,自己耕田,自给自足,用品行感化乡民。公孙度就放任管宁为了感化村民,不但不予干涉,还以礼相待,管宁就这样在辽东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劝诫友人

管宁的性格自然又内敛,他的好朋友却刚正还爱外漏,经常谈论世事,毫不避讳,这让以公孙度为首的辽东高层好不自在。管宁怕朋友闯祸,于是就用自己老大哥的身份劝诫朋友。辽东高层的事,你不要议论,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不要说出了,免得惹来杀身之祸。

于是劝诫朋友赶紧离开辽东,向西到中原去,去重现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以免在辽东招来杀身之祸。

事实上,管宁早就看出了公孙家在辽东割据地盘独自称霸,有帝王之心,对朝廷并不顺从,早晚会出大事。所以,管宁和公孙家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三国

但是公孙家却不这么想,从公孙度开始,就一直想拉拢管宁,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然而,管宁一直对公孙家以礼相待。到公孙康的时候,想招揽管宁的意图就更加明显了,但管宁那种俗世不沾的高尚品德,让公孙康有生之年都难以开口提及此事。

预言成真

公孙康死后,因其子公孙渊年幼,由公孙恭继承。管宁断定,公孙渊长大后,必定会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到时候的辽东必定大乱,觉得辽东已经不是长久的安居之所。于是放弃了自己经营三十七之久的辽东的家,回到了故乡青州北海国。公孙家向来尊敬管宁,知道管宁要搬迁回故乡青州,还亲自为管宁践行。

公孙康

从管宁到辽东的时候起,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都不知道送来了多少金银财宝,管宁从来都是不拒绝。离开的时候,管宁将公孙家所有的馈赠,全部如数奉还,所以东西,一样都不少。

公孙渊长大后,果然要争夺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公孙渊性格反复无常,终于惹怒了魏明帝曹叡,让司马懿率大军讨伐,公孙渊那是司马懿的对手,直接被司马懿一战剿灭。在战火的摧残下,辽东死伤无数,管宁的先见之明,让其逃过了这次劫难。

名扬天下,不染官场

事实上,不光是辽东的公孙家想拉拢管宁。就在很早以前,连曹操都因为管宁的名声,想让其为我自己效力,但是管宁就是不愿意。

离开辽东后,管宁名声雀跃。从魏文帝黄初年以来,少年好友司徒华歆就向文帝举荐管宁。明帝即位后,华歆又再次上奏折,愿意将自己的太尉一职让给管宁。大臣陈群、王基也上书举荐管宁,都被管宁一一谢绝。

魏文帝

大臣举荐管宁不受,于是皇帝亲自出马。魏文帝、魏明帝曾多次下诏书,让其为朝廷效力,但是管宁还是不接受。由于管宁的多次拒绝,魏明帝就以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问管宁是故意守节,来自命清高,还是因为衰弱应付不来?所以才多次拒绝。程喜据实汇报,管宁为人谦让,但不畏名利,也不是为了刻意守节,而企求自己的名声。

管宁在三国时期虽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功,但却能代表另外一种人生价值——顺其自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人格。难怪以气节名扬天下的文天祥,都对他赞不绝口!

参考文献:《正气歌》、《三国志》。

#诗词歌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