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蔡琰的文学特点 蔡琰有什么文学成就?

2020-10-07知识4

蔡琰有什么文学成就? 蔡琰(173—?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木己县南)人,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三国时期著名的女诗人、音乐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

蔡琰的文学特点 蔡琰有什么文学成就?

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繁荣的原因何在 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①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②张扬个人的积极进取精神;③悲凉哀怨的慷慨之气;④鲜明的民歌情调建安文学在思想内容特征:一是反映了当时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的疾苦,如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王粲的《七哀诗》、蔡琰的《悲愤诗》、曹植的《送应氏》等,都是这类内容题材的作品。二是抒发个人的理想、抱负与情感、心志,如曹操的《短歌行》抒发的是建功立业的理想,总的来说体现了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建安文学的艺术特征:1.建安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它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充实的内容。对时代乱离的反映及个人情志的抒发,形成了慷慨悲凉的主体风格。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有恰切的概括:“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2.建安文学总体上说境界开阔,自由通脱。诗歌主要是学习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受到汉乐府叙事性的影响,又加强了抒情性,并向着文人化的诗歌转变。除了时代的群体的总体特征之外,也具有很强的个体的个性特征。3.建安诗歌:以五言成就最高,为五言诗的。

蔡琰的文学特点 蔡琰有什么文学成就?

什么叫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是建安前几2113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5261(239年)这段时间的文4102学,实即1653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而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蔡琰等。建安作家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也称建安风骨。扩展资料:建安文学思想风格:(1)建功立业,政治理想高扬。东汉末年的动乱使建安文人饱受离乱之苦,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理想追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下为己任,曹丕的《黎阳作诗》三首写曹军南征之事,既写行军的艰苦,更突出了“救民涂炭”和志在“靖乱”的决心,建功立业扬名后世。(2)对人生苦短的哀叹。当时社会动乱生灵涂炭,疾疫流行,人多短寿。面对短寿多艰的人生建安文人采取了三种态度,一是单纯的哀叹如阮籍的《七哀诗》良时忽已过身体为土灰。一种是感叹岁月短促,功名未建却仍努力追求。如曹植的《赠徐浣》。第三种是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如曹操的。

蔡琰的文学特点 蔡琰有什么文学成就?

#曹操#蔡邕#诗歌#七哀诗#文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