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众速腾和别克威朗各方面哪个好 速腾和威朗哪个好

2020-10-07知识10

别克威朗和大众速腾哪个更好点?从综合性能上分一下。 从市场定价来看,大众速腾的市场价格略低于威朗的价格,历经多次改款,产品不管从外观还是配置,都日趋走向成熟,市场优惠力度也较大。别克威朗在车身尺寸上全面优于大众速腾,动力参数上,威朗由于采用的1.5T发动机排量更大,在最大功率方面有一定优势,而扭矩方面两车处在同一水平。悬架方面,威朗和速腾采用了麦弗逊式前悬架,后悬架威朗是采用的是扭力梁加瓦特连杆的非独立悬架,而速腾采用的是多连杆独立悬架。别克威朗在车身尺寸和配置上都要比速腾具有一定的优势,当然价格也更高,已经达到中型车的价格区间,走的是高端豪华的路线,迎合的是预算充足,对舒适性和配置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而速腾在做工和用料方面跟威朗不相伯仲,相对而言更加偏向驾驶性能和实用性,配置上主要是在电子辅助系统方面跟威朗有差距,但价格上也比威朗低1.41万元,而已有的配置已经完全能满足日常用车需求,从性价比的方面考虑,速腾无疑更具吸引力。

大众速腾和别克威朗各方面哪个好 速腾和威朗哪个好

速腾和威朗选哪个好 速腾和威朗相比,个人认为各有优势,考虑做工还有保值性方面速腾好一些,考虑舒适性方面威朗好一些。

大众速腾和别克威朗各方面哪个好 速腾和威朗哪个好

威朗和新速腾买哪个好? 乡镇公务员,经常下基层。现在选定这两款车,往各位推荐一下。如果有更合适的14w价位左右的。也可以推荐…

大众速腾和别克威朗各方面哪个好 速腾和威朗哪个好

威朗、名图、速腾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究竟那个好,这个确实是因人而异的,就比方我个人来说,我因为更喜欢速腾所以最后我选择的就是速腾。至于我为什么选择速腾,虽然名图是中级车,但是三者速腾最中庸,中庸方能长久,没有亮点才是最大的亮点。别克的变速箱是出了名的,名图油耗大,地盘功力不够,韩系车出了名的不保值,速腾以前的断轴门现在换成独悬后没事的。德系车的行驶质感比韩系车要高出一个档次,A+级的王者不是白叫的,反正我买速腾是没后悔过。

大众速腾和别克威朗各方面哪个好 外观方面主要就看大家的审美了,两款车都是采用了家族史的外观设计,看起来比较的时尚大气,但是威朗在长宽高和空间方面都是有略微的优势,尤其是后排空间,轴距2700的威朗比轴距2651的速腾要号上不少的,所以外观方面各有优劣,空间方面威朗领先。来到两款车的车内,速腾的内饰依旧是大众的套娃式风格,中控布局相当的简单明了,使用起来也是非常的方便快捷;威朗的内饰则是更加的年轻化,更加的高档一点,非常合理的中控布局加上各种功能键的均匀分布,让别克威朗在内饰方面再次完虐大众速腾。动力方面2018速腾搭配1.6L的自然吸气,1.2T,1.4T 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5挡手动,6速手自一体,7速双离合和6速双离合的动力总成,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而威朗搭配1.5的自然吸气和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6速手动,6速手自一体和7速双离合变速箱,动力方面没有速腾丰富。配置方面,别克的配置更为丰富一些较于速腾,性价比更高一些。综上所说,推荐速腾,原因一大众品牌,保有量高,二手车残值率低。二 大众发动机技术稳定成熟更可靠一些,底盘扎实,易于操控。而威朗就是以前老英朗GT的改款,外观和内饰方面进行了改动,更换了动力总成,但底盘,悬挂依然。

家轿速腾和威朗哪个好? 速腾出来的早,群众基础扎实,有德国品质,开出去还是贼有面子。当然这车简配通常不露声色,只要没中标赶上断轴。这些问题你都不会知道滴。威朗现在大跨步的向速腾凌渡调整,没有点真功夫怎么行。不一样的身材及配置,威朗轴距要比速腾的明显长那么一块,后排空间也更大。威朗采用了展翼式的设计风格,直瀑式前进气镀铬格栅更显大气,看着帅吧。成本真不便宜,三种材料好几道工序才能造出来。别克那大标就比大众那标贵好几倍。在你能看到的地方,别克特舍得花钱、不计成本。速腾家族式的进气格栅和大灯相连的设计,实在缺乏亮点,让人审美疲劳。威朗的观感则让你觉得丫是一高档车。威朗采用全景天窗,采光面积0.43平方米,对后排乘客的可视范围改善明显。速腾的天窗是大众化主流规格,采光面积差不多只有威朗一半,满足基本需求。威朗的后备厢开口非常大,威朗后排位置放倒后可装卸更长物品,且尾厢两边较平,给你直观的感受这车能比速腾装东西,利用率明显更高。速腾后备厢开口也很大,但由于后排座椅不能放平,且尾箱两边突出明显,空间实际利用率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对比威朗没有啥优势可言。内饰方面,威朗人的感觉更别致一些,与君越、昂科威一样,具有360°环抱效果以及。

威朗和速腾 哪个更好 你好,别克威朗和大众速腾,个人建议可以考虑大众速腾,发动机动力充足,油耗表现更出色一些,相对保值率更高

#汽车导购#别克威朗#别克昂科威#国产车#上海通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