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火成岩的产状和相 常见的火成岩整合侵入体产状有

2020-10-07知识5

火成岩的野外特征 1.侵入岩的野外产状首先根据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分为整合侵入体和不整合侵入体。当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基本上平行于围岩的层理或片理时,称为整合侵入体。相反,如果侵入体切割围岩片理、层理,接触面产状与围岩片理和层理产状不一致,则称为不整合侵入体。其次,根据侵入体的形态、大小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岩基(batholith):是最大的巨型侵入体,面积大于100km2,最大可达数万平方公里,大岩基多为花岗质岩体。(2)岩株(stock):面积小于100km2 的侵入体,岩株边缘常有一些不规则的树枝状岩体冲入围岩中,被称为岩枝(apophysis)。(3)岩盆(lopolith):为中央略微下凹,呈盆状的整合侵入体(图3-12a)。厚度与直径之比大致为1∶10~1∶20,一般由密度较大的层状基性—超基性岩组成,规模一般较大。(4)岩床(sill):又称岩席,是厚薄均匀、近水平产出的整合的板状侵入体。岩床以厚度小、面积较大为特征,基性和超基性岩体常出现这类产状。(5)岩墙(dike):是一种厚度稳定,近于直立的不整合的板状侵入体,长为宽的几十倍甚至几千倍,厚度一般为几十厘米到几十米。著名的津巴布韦大岩墙,厚3~14km,长500km。岩墙是岩浆沿张裂隙惯入。

火成岩的产状和相 常见的火成岩整合侵入体产状有

岩浆岩的产状 产状是指岩浆岩的产出状态 即岩体的形态 大小及它们与围岩的关系一侵入岩的产状整合侵入岩体:岩床 岩盆 岩盖不整合侵入岩体:岩墙 岩脉 岩株 岩基二 喷出岩的产状中心式喷发 裂隙 熔透

火成岩的产状和相 常见的火成岩整合侵入体产状有

火成岩产状有哪些类型?它们与岩石性质有哪些对应关系? 火山作用分2113为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侵入作用所形成5261的岩体都具有一定的产4102状,产状是指岩体的形状、大小1653、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以及形成时期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侵入作用分为深成侵入作用和浅成侵入作用,深成侵入作用的岩体的产状有岩基、岩株等;浅成侵入作用的岩体的产状有岩盘、岩床、岩墙、岩脉等。与岩石的对应关系的话应该是:岩基、岩株对应深成侵入岩,岩盘、岩床、岩墙、岩脉对应浅成侵入岩

火成岩的产状和相 常见的火成岩整合侵入体产状有

关于火成岩的产状,即2113火成岩的产出方式(mode of occurrence),国5261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4102在本书中,火成岩的产状主1653要指火成岩岩体的大小、形态以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有的教科书称为侵入体的类型(types of intrusions)。在西方的教科书中,火成岩的相(igneousfacies)是指岩石特点与主岩体中的典型岩石有所不同的一个火成岩单元,本书将火成岩的相定义为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及其对应的岩石和岩体特征的总和。按照火成岩产出与地表的相对位置,火成岩包括侵入岩和火山岩(喷出岩)两大类,其中,侵入岩可进一步分为浅成岩和深成岩,而火山岩可进一步分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由于侵入岩和火山岩形成环境和岩浆作用方式明显不同,形成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在地质特征上也有明显的差别。火成岩的产状和相的确定,对于分析岩浆作用与地壳演化和区域构造发展的关系,指导金属矿产和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火成岩体的大小和形态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岩浆的成分和粘度、岩浆侵入过程、所处深度和构造环境等。例如,花岗质岩浆粘度大,主要形成相当厚的球茎状岩体,只有在特殊条件下(例如,侵入到高温区域变质地区)才可能形成比较薄的席状岩体;玄武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