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清末民初景德镇制瓷名师胡源鑫造粉彩帽筒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2020-10-07知识14

少泉氏;这个人是不是清末,民国的瓷话名家啊!他的作品有收藏价值吗? 敖少泉、朱少泉、潘少泉、余少泉敖少泉,名清和,字少泉,一字南洲,斋号赏竹山房。工山水、花鸟、人物。所见作品多见于光绪早期,但据《中国浅绛彩瓷》所载:光绪二十三年作有《风尘三侠图》瓷板于赏竹山房。可知其艺术创作直到光绪中后期。我曾于艺海拍得一只《竹雀图》镂空帽筒,题云:“君子有佩焉。时在丁丑仲夏月,画于江右珠山麓之官廨,为衢仙一兄大人雅属,少泉氏作。下有“少泉”白文印一方。此作画于光绪三年,证以画迹款识,应出自敖少泉之手。而今7a64e59b9ee7ad943133326464316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曾是御窑画师。朱少泉,工山水、花鸟。画工精美,瓷质洁白。所见作品多在光绪中期。潘少泉,即潘植南,字小山,一字小石,别署少泉,斋名桂西轩。工人物、花鸟、山水。尤以人物画见长,有工笔仕女和写意人物两种。活跃于光绪中后期,多署“小山氏”款。从余钱程先生的《中国民间浅绛彩瓷图鉴》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所画的一件琮式瓶,分署“少泉氏”、“小山”两个名款。自书画上看,显然出自一人之手,因而可知少泉氏即是小山氏。我有他的一只笔筒,画博古《古今群集》图,极精细,胎釉如雪如脂,底有“慎德堂制”红字楷书款;另有他画的粉彩工笔仕女。

清末民初景德镇制瓷名师胡源鑫造粉彩帽筒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1、一般制作工艺水平2113较高,现代化制作的痕迹明5261显。民国时为了提4102高生产效率,各窑厂均不同程度地1653采用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加工程序,从采料、练泥、制坯、晾晒、成型等各个环节均基本上采取流水作业,因此制作出来的坯体整齐划一,厚薄均匀,旋削切割精准,干净利索,胎土细润,少有铁星。2、窑炉通常均已采用名种类型的隧道窑,燃料多用煤、气、油,因此窑温提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火均匀。这样烧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以手弹之其声音清脆而有余韵。3、釉料均机械处理,故釉面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镜下观察下可见汽泡排列非常均匀,且大小也相一至。4、各种彩料通常采用科学配制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因此彩料纯度提高,少有杂质,颜色鲜嫩有光泽。又由于二次入窑烧彩时多用小窑炉,温度、时间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烧坏的彩面。扩展资料民国瓷器指的是清朝覆灭的1911年至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之间制作的瓷器。民国瓷器现在已经是各大、中型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民国时生产瓷器厂家众多,内中应特别注意“江西瓷业公司”。它的前身是明清御厂窑,有深厚的工艺技术基础,因此。

清末民初景德镇制瓷名师胡源鑫造粉彩帽筒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清朝小磁缸有什么图型 青花瓷,生肖

清末民初景德镇制瓷名师胡源鑫造粉彩帽筒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艺术#晚清#瓷器#小山#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