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利用数列来得到pai的近似值 为什么说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出来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2020-10-07知识13

根号3精确到1,10^-1,10^-2,10^-3,……,10^-6的不足近似值与过剩近似值分别构成的数列的详细过程是什么? 1.7320508075688772935274463415059不足 1、1.7、1.73、1.732、1.7320、1.73205、1.732050过剩 2、1.8、1.74、1.733、1.7321、1.73206、1.732051

利用数列来得到pai的近似值 为什么说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出来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π(pai)的值是怎么算出来的``??? 在不同的2113历史时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5261和科技发展水平,π 的计算方4102法、计算效率、准确1653度各不相同。圆周率(π)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主要有实验时期、几何法时期、分析法时期、计算机时代。1、实验时期—对圆周率的估算:一块古巴比伦石匾(约产于公元前1900年至1600年)清楚地记载了圆周率=25/8=3.125。同一时期的古埃及文物,莱因德数学纸草书(Rhind Mathematical Papyrus)也表明圆周率等于分数16/9的平方,约等于3.1605。埃及人似乎在更早的时候就知道圆周率了。英国作家 John Taylor(1781–1864)在其名著《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Why was it built,and who built it?中指出,造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胡夫金字塔和圆周率有关。例如,金字塔的周长和高度之比等于圆周率的两倍,正好等于圆的周长和半径之比。公元前800至600年成文的古印度宗教巨著《百道梵书》(Satapatha Brahmana)显示了圆周率等于分数339/108,约等于3.139。2、几何法时期—对圆周率的计算开始走向主动,并趋于科学:(1)古希腊作为古代几何王国对圆周率的贡献尤为突出。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 年)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

利用数列来得到pai的近似值 为什么说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出来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数列求和 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没有近似值。但有近似公式。很多人一开始看到这个问题,常常会很直觉的回答:[收敛级数].因为当级数继续发展下去,所加上的数便会趋近于无限小,趋近于零,对整个级数的影响也相对变小故得1+1/2+1/3+1/4+….为收敛级数,这样的解释看似合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大家都应该知道,所谓发散级数,指的就是无论加上多小的数,虽然一开始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加到某个范围便会持续变大,而上列的题目便是属于这种例子.一开始我们先设原式为:A=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然后再设另一式为:B=1+1/2+(1/4+1/4)+(1/8+1/8+1/8+1/8)+(1/16+1/16+1/16+1/16+1/16+….所以A>B…①B=1+1/2+1/4×2+1/8×4+1/16×8+1/32×16+1/64×32+1/128×64+.1+1/2+1/2+1/2+1/2+1/2+1/2+1/2+…由上式得知B为发散级数…②由①②两个条件∴A为发散级数发散级数何来近似值?但是嘛。嘿嘿。自然数的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数列人们已经研究它几百年了.但是迄今为止没有能得到它的求和公式只是得到它的近似公式(当n很大时):1+1/2+1/3+.+1/n≈lnn+C(C=0.57722.一个无理数,称作欧拉初始,专为调和级数所用)人们倾向于认为它没有一个简洁的求和公式.但是,不是因为。

利用数列来得到pai的近似值 为什么说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出来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JAVA泰勒展开式子求圆周率近似值 java 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Yuanzhoulv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double PI=0.0;double pi=0.0;暂时存储计算结果int m=0;

利用幂级数的展开式求近似值。要详细步骤 1、本题的arctanx的展开式,只要利用公比小于1的无穷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即可得到;2、然后逐项积分就能得到最后结果。3、具体解答如下,若有疑问,请追问,有问必答。

#数学#圆周率#收敛数列#根号#数列求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