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土壤的永久萎蔫点 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2020-10-07知识7

植物与土壤中水分 植物靠根系吸收土壤空隙中的水分来维持生命过程。土壤孔隙中的水分按物理状态可分为重力水、毛细水、结合水(或称束缚水)和气态水(详见第二章)。土壤中的水势主要由重力势ψg、溶质势ψs、压力势ψp、基质势ψm组成。可表示为:生态水文地质学重力势ψg是重力位势,势能取决于水质点到选取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压力势ψp是由于压力场中的压力差引起的;溶质势取决于溶液的浓度,通常土壤水溶液浓度较低,溶质势ψs约为-0.01MPa,盐碱土中溶液浓度高,溶质势则较低,可达-0.02MPa甚至更低;基质势ψm是由于土壤颗粒表面对水的吸持作用引起的,主要是毛细作用,也称为水土势。基质势ψm与土壤的含水量密切相关,当土壤中含水量减少时,孔角毛细水弯月面曲率增加,毛细负压降低;含水量增加时,毛细负压随之增高。基质势对于植物根系吸水影响最大,其次是溶质势,只有在土壤水溶液浓度较高时,才会影响根系吸水。土壤中的水具有不同的水势,一般来说,束缚水的水势低于-3.1MPa;毛细水势在-3.1~-0.01MPa之间;重力水势则高于-0.01MPa。植物可利用水的土壤水势范围为-0.05~-0.3MPa,因此,毛细水是植物主要可利用的水。植物根部利用根内、外溶液的水势差从土壤中。

土壤的永久萎蔫点 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点滴吧网友提问:猕猴桃的灌水定额大概多少? 我每次都是按到灌的,看土湿得差不多了就不灌了。如果你要精确我给你们公式你自已算需水量(吨)=mhpω(B2-B1)其中:m—灌溉面积(平方米);ω—田间绝对持水量;h—主要根系的分布深度(米);p—土壤相对密度(吨/立方米);B2—灌溉后要达到的土壤相对持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B1—灌溉前的土壤相对持水量,一般应高于永久萎蔫点的1倍,永久萎蔫点为树体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中的湿度。例如1000平方米的猕猴桃园,灌水前土壤相对持水量为40%(B1),田间绝对持水量为25%,灌溉后要求达到田间相对持水量为80%,土壤相对密度为1.6,根系分布深度为0.4米,则:需水量=1000×0.4×1.6×25%×(80%-40%)=64(吨)

土壤的永久萎蔫点 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哪些分势 以固、液、气三态2113存在于土壤颗粒表面和颗粒间5261孔隙中4102的水分,来源于大气降水、灌溉水以1653及随毛细管上升的地下水和凝结水。气态水存在于土壤颗粒之间尚未被液态水所占据的孔隙之中;液态水被吸着在土壤颗粒的表面,或受水分表面张力的影响被保持在土粒之间或团聚体内部未被空气占据的孔隙中;固态水只在气候寒冷地区及冬季出现,是液态水在摄氏零度(0℃)以下时结成的冰。土壤含水量一般用烘干法、张力计法、电阻块法或中子法等方法测定。土壤水分是成土过程的重要因素,对矿物的风化,有机物质的合成和分解,元素的富集、迁移和淋失等产生影响,并是植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给源。进入土壤中的水分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有一部分被保存在土壤中。土壤保持水分能力的强弱,受土壤孔隙的大小、形状以及连通性等的影响,也与土壤颗粒表面积的大小有关。土壤的含水量是不断变化的,从只能保持一层相当于几个水分子直径厚的水膜,到土壤完全为水分所饱和,甚至地表出现积水。土壤的特征性含水量通常称为水分常数,包括:①饱和含水量。这时全部土壤孔隙都充满水分,水分吸力为零。②田间持水量。是土壤被降水或灌溉水所饱和,经2~3天或更长一些时间后,水分向下。

土壤的永久萎蔫点 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土壤的有效水有哪些? 土壤水的有效性则指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及难易的程度,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者称之为有效水,反之则称其无效水。其中易被吸收者为速效水,吸收难度大者为迟效水。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之萎蔫系数。通常把土壤萎蔫系数看作土壤有效水的下限。土壤毛管水是植物可利用的主要土壤水,因此,它是有效水。重力水理论上也可被植物利用,但由于它很快就运动到土壤下层,不能在根系分布的土层中滞留,因此,植物也很难利用。由于吸附水受土壤束缚很紧,不能为植物利用,因此,它是无效水。

土壤在萎蔫系数以下为什么土

求两句生态学翻译。 XX(你这句话之前的主语)在年际和年间都存在明显的高度波动(程度很高哈不是说海拔高=)是由于年降水量的年间变化造成的(表2)。虽然干旱地块(指的就是后面那个plot啦,作控制实验时划出的一块块地)和控制地块的土壤湿度的绝对极小值在大多数年份里相似,干旱地块的土壤湿度仍然在大多时间远远低于土壤基质的【近似永久萎蔫点】(pF=4.2).

萎蔫系数的详细解释 萎蔫系数亦称凋萎系数、凋萎点。当植物进入永久萎蔫时,以干土重量或容积的百分数来表示土壤的含水量称萎蔫系数(L.J.Briggs,H.L.Shantz;1911)。萎蔫系数可由于砂土和粘土等土壤性质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而在一定土壤上,若为中生植物,即使种类不同也可得到大致相同的数值。规定有效水的下限作为萎蔫系数的标准值是重要的。永久萎蔫点在-10—-20巴(bar)。因为相对含水量的幅度较小,所以不用植物的平均值-15巴来表示所测定的含水量,而是多以永久萎蔫的百分率(permanent wilting per-centage)来表示。

A.土壤水分含量过低

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一、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2113收根系是5261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系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4102,包括分生区、伸1653长区和根毛区。其中根毛区吸水能力最强。水分还可以通过皮孔、裂口或伤口处进入植物体。(一)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吸水的方式: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1、被动吸水植物根系以蒸腾拉力为动力的吸水过程称为被动吸水(passive absorption of water)。所谓蒸腾拉力(transpirational pull)是指因叶片蒸腾作用而产生的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当叶片蒸腾时,气孔下腔周围细胞的水以水蒸气形式扩散到水势低的大气中,从而导致叶片细胞水势下降,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相邻细胞间的水分运输,使叶脉导管失水,而压力势下降,并造成根冠间导管中的压力梯度,在压力梯度下,根导管中水分向上输送,其结果造成根部细胞水分亏缺(water deficit),水势降低,从而使根部细胞从周围土壤中吸水。2、主动吸水根系代谢活动而引起的根系从环境吸水的过程叫主动吸水。(1)现象:吐水、伤流和根压都是主动吸水的表现。(2)机理:根系代谢活动而引起的离子的吸收与运输,造成了内外水势差,从而使水按照下降的水势梯度,从环境通过表皮、皮层进入中柱导管,并向上运输。主动。

#土壤湿度#植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