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答案:朱棣死之前不用安排传位,事实上朱棣也绝对不敢随便传位,只能传给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
朱棣传位的所有顾虑性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复杂就复杂在朱棣的身份。
接下来我们需要讲一讲朱棣传位时他所拥有的绝大多数顾虑,而这些顾虑,我们以编号的形式来顺序传递。
1.朱棣上位不正。
大家都知道朱棣是怎样当上皇帝的,那四年靖难之役,朱棣用尽了口舌,无非就是想传达出一个讯息,他是不想当皇帝的,只不过迫于无奈当上了皇帝。
但是这些通通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朱棣当上皇帝之后,皇位的继承顺序已经打乱了,不再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旦皇位的继承顺序打乱,那将是莫大的危机。
而这个时候,朱棣只能够通过诸多手段,只能够通过诸多本事来让皇位的顺序再一次恢复,如何恢复呢?把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带上去就好了。
2.朱高煦想当李世民。
在历史的相关文献记录当中,朱高煦的形象非常的光辉闪亮,而且朱棣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常满意。
但是满意归满意,朱棣还没有愚蠢到,想把这样的一个狼子野心喂饱的情况,某一日朱高煦无意之间说过的一句话彻底激怒了朱棣。朱高煦照着镜子,并且转着圈的说:你看我现在的形象,像不像当初的李世民呢。
当朱高煦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意味着朱高煦与皇帝无缘了,因为朱高煦想当李世民,那么朱棣就必然是李渊。
熟读隋唐演义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最终李渊的下场是什么,李渊是被自己的倒霉儿子李世民给逼成皇太祖的。
以朱棣当时的状态来看,肯定不愿意拱手把皇位让给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3.文臣比武将更加可怕。
朱棣编修永乐大典,投入大量的文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打消诋毁文臣的势力。
可能很多人都会想着任何一个帝国的统治时期,影响力最大的必然是武将,而不是文臣,这句话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任何一个帝国只要发展起来之后,就必然会编修史书,而在史书当中文臣可以稍微的动一点笔杆子,就能够拐着弯的把你给骂了,而且你根本不知道。
朱棣如果想流芳百世,朱棣如果想有自己的光辉形象,就必然而然的需要巴结文臣,需要奉承文臣。
而在当时的状态来看,绝大多数文臣都是支持朱高炽,而不是支持朱高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