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感谢邀请。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这个题目很大,完全说清楚就是一本专著了。咱们只能“撮其要者”,简而言之。一甲骨文之前是否还有文字,现在尚无定论。所以,甲骨文之前的“拼读和传播”就可以不讨论了。甲骨文,肯定是成熟文字了,可以从甲骨文说起。学者们考证,殷商时期,存在一个贞人集团。他们负责占卜等事宜,负责人世与神灵的沟通。当时的文字,掌握在他们“手里”—不止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学者们认为,当时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甲骨上,确实发现了用毛笔书写的朱字。徐中舒先生进一步考证,贞人集团中,存在着“儒”这个团体,住于“儒丘”。“儒”的甲骨文,写为“需”,为“人之腋下有水滴之象形”。这是说,这些人,在祭祀之前,是要沐浴净身的,以表虔诚。孔子原籍宋国,为商族之后,亦当为“需人”之后,所以才有了儒家。儒家这一集团内部,一定是有文字传承办法的。基本的方法,一定是和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种形式有关的。殷商的时候,文字的传播,包括拼读,是在贞人、“需人”族群内部通过“办学”或口耳相传实现的。二周代,族群或“职业”仍然是文字传承的一个重要渠道,比如儒的族群和家族内部,史官的家学。
史游丶皇象、急就章三者关系是什么? 史游 与皇象,俩人隔了大半个朝代,本没有关联,是《急就章》让他们穿越时空,结为神交。史游是西汉汉元帝时的黄门令。皇象,字休明,三国吴人,官侍中,青州刺使。即三国演义时期吴国人,把他们联系起来的就是下面这部《急就章》。《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汉元帝命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的全书。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时,抄写规范精雅 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按照这种模式,唐代以后,逐步盛行了《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蒙学书。史游当时写的《急就篇》早已不复存在,流传至今最早的《急就章》传为皇象书,而且也有多种刻本流传。以明代吉水(今属江西省)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时,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为最著名,因刻于松江,故名“松江本”。此本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点画简约、凝重、含蓄,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是章草成熟时期的殿堂级范本,其在章草中的地位,如同兰亭序在行书中的一样,是天下第一章草。之后历代有很多大书法家都有《急就章》临本,如赵孟。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诗人有哪些? 纵观中国的历史文坛,有许多著名的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她们有的出身名门贵族,有的则是来自平常人家,她们的诗文,因其家世、背景和经历的不同而各有千秋,自成一派。有婉约的,也有悲楚的,她们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个性,用文字抒发情怀,反映了不同时代中国女性的情感和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今天让我们来枚举其中十名比较著名的女诗人及其代表作品。蔡文姬,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杞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父亲蔡邕是东汉时期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蔡文姬自幼受其家庭和父亲的熏陶,博学能文,同时擅长文学、音乐和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来匈奴入侵,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无奈嫁给了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虽然丈夫对她百般疼爱,但生活在异族他乡,她非常痛苦,十分思念亲人。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念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曹操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想着留在匈奴的两个儿子,文姬柔肠寸断,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其中《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首次创了五言体长篇自传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