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劲吹城乡,百姓安居乐享幸福。这是村民在博罗县观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唱歌跳舞。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罗浮雄壮,东江蜿蜒……
惠州这片兼具山海之利的土地,传承发扬“岭东雄郡”雄武精神,厚植代代传承的文明基因。在这里,人们有着对文明和美好的不懈追求。自1999年惠州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过十年不懈奋斗,于2009年成功捧回“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自此,惠州与“全国文明城市”之间的故事便愈加丰富、愈益精彩。
十年一剑,艰难跨越。百尺竿头,步步攀升。拿到“全国文明城市”金牌后,惠州并没有放慢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步伐,而是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力争第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不断凝聚竞逐一流的精神动力,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文明创建工作格局,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是我市精神文明创建集中检阅年,也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检大考之年,7月17日召开的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发出了“惠州要第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博罗县、龙门县第二次蝉联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桂冠,惠东县夺取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桂冠,力争实现首个全国文明城市全域覆盖地级市目标”的动员令,助力一流城市建设。
全域推进 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个网格
“我们幸运地成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言,我们不仅要庆幸所生活的时代,更要庆幸能成为一座城市“变迁”的记录者。
这种变迁,也来自于文明。若要论起文明创建20多年来惠州发生的最大变化,相信绝大多数市民都会选择“城市面貌”,因为城市的发展绝不仅限于经济的发展,也体现在人们生活的点滴变化中。
从风清水润的湖光山色,到秩序井然的公共场所;从温暖和谐的乡土风情,到蔚然成风的志愿服务……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惠州已经进入了城市品质大提升阶段。
作为老牌的“全国文明城市”,惠州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自得自满,而是进一步拓展文明创建的覆盖面,不断创新创建思维,坚持全域化、网格化、常态化,将文明创建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市、县(区)、镇(街)、村(居)全域统筹、全域推进,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个网格。
在城市,惠州坚持以解决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为导向,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保持创建经常化为抓手,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
在基层,惠州尊重镇(街)、村(居)的多样性,按照“一镇街一品牌,一镇街一特色”“一村居一品牌,一村居一特色”打造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乡村风貌,让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习俗和温暖的邻里关系在农村保留,充分展示乡土风情,真正实现人文美、风尚美、环境美、文化美。
常抓不懈,惠州全域创建成果显著。2017年,我市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第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博罗县、龙门县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县城”荣誉称号,惠东县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实现了全域创建“满堂红”。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7月17日,惠州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发出“第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动员令。
志在必得,使命必达。惠州将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注入新动力。
全面覆盖激活文明“小细胞”催生城市文明“大裂变”
全域文明创建不仅要覆盖各个地域,更要渗透每个“细胞”。惠州“全域文明”的图景正是由一个个文明“细胞”勾勒出来的。
近年来,惠州在贯彻中央、省委关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决策部署基础上,通过抓好文明城市创建龙头、补齐文明村镇创建短板、打造文明单位创建品牌、夯实文明家庭创建基础、强化文明校园创建影响等措施,激活每一个文明创建“细胞”,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到细处,努力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面覆盖。
城市、街道、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如和煦春风浸润人心;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服务窗口,文明用语、高效优质服务在细微处展现;乡镇、农村,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旅游旺村民腰包鼓,乡村文明焕发出新气象;校园里,文明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净化心灵、启迪心智,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一个文明家庭的故事里都传递着家的温暖,彰显着文明的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在惠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还是实现文明城市创建全面覆盖的重要抓手之一。
“罗浮山下呦,万年松;松树岗村呦,遍春风……”博罗长宁镇松树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周五晚上都荡漾着悠扬的歌声。村民罗学峰说,自从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好后,合唱团有了固定排练场所,大家都踊跃参加。空闲时跳舞唱歌,村民走出麻将馆,邻里间没了争吵,家庭更加和谐。
目前,我市7个市辖县(区)中有2个全国试点、2个省级试点、3个市级试点,全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257个,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2580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约33499场,惠及群众108万多人。疫情发生后,惠州组织全市125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524家文明单位助力抗疫,构建起基层抗疫的坚固防线。惠州正是通过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潜移默化中把新思想、新风尚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主要是为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塑造人文精神,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由此,“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也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深化为全面提升。
接下来,惠州将针对疫情暴露出的城乡治理、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突出短板,重点开展出租汽车文明服务拓展、高速公路沿线环境优化、餐饮行业文明诚信服务、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文明村镇创建提质、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网络文明促进等“九大行动”,特别是要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区域部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水平。同时,以“九大行动”为抓手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质增效,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带动全域文明创建。
全新气象 全民参与蔚成全域文明新风尚
惠州文明创建的思路非常清晰:创建为民、惠民靠民。
从听取市民意见,到向市民承诺,再到接受市民检验,文明创建落实的东西件件看得见摸得着。也正因为如此,市民相当支持文明创建工作。去年年度测评结果显示,99.67%的群众支持我市创建工作。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践行文明之举,持之以恒捍卫“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牌”。
惠阳城管执法员杨永东、杨文涛、林伟康暖心护送迷路聋哑女子返回目的地;惠东一酒店客房服务员梁少兰拾金不昧,将近8万元现金如数归还失主;惠州志愿者陈飞兰因病逝世捐献遗体,希望别人带着她的眼睛看世界……一直以来,惠州大力推进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建设,全市注册志愿者超过100万人,惠州志愿服务网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活跃度排名第一,文明成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最靓丽的底色。
居芝兰之室,久而自芳。全民参与蔚成了全域文明新风尚,也为惠州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惠州正通过开展“七大行动”(文明餐饮推广行动、环境卫生提升行动、文明出行倡导行动、绿色生活普及行动、移风易俗深化行动、文明娱乐规范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在全市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引导全市人民自觉做文明生活的倡导者、时代新风的传播者、美好环境的捍卫者、健康惠州的建设者,进一步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实现首个全国文明城市全域覆盖地级市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文明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惠州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问计问需基层,关注痛点难点,把文明创建的触角延伸到群众最关注、最需要的地方,让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推动问题解决、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这笔钱如雪中送炭,极大地帮助我和孩子,缓解了我们家庭的生活困难。”惠城区桥西街道尔雅巷社区居民邱秀娟领到2000元一次性临时救助后感激地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惠州及时出台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救助暂行办法,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可享受8大政策红利,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夹心层”的关心和关爱。
文明让城市更美好,精神让前行更有力。在全力推进全域文明创建的征程中,惠州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需求,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答卷。(记者龚妍、香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