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天长地久时有近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什么意思?

2020-10-06知识7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什么意思? “天长地2113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思是:5261即使是天长地久4102,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1653,却永远没有尽期。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扩展资料:《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全篇分为三部分:开篇至“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诗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来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并讲述了由此带来的荒政乱国的情形及安史之乱的爆发;第二部分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写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中被杀,以及此后唐玄宗对她的思念;“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尾,是全诗的最后一部分,讲道士帮。

天长地久时有近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什么意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什么意思

天长地久时有近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什么意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最正确的解释是什么呢? 这两句是白居易《长恨歌》里最后两句 译文是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种遗憾啊,长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除的那一朝。意思是说 不管天长地久 总有结束的时候 只有遗憾永远。

天长地久时有近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什么意思?

语文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意思是什么?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句话如何理解?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唐代白居易诗《长恨歌》。绵绵:长久不断。意思是:即使天再长、地再宽,也会有边有涯,但是这种愁恨却是绵绵不尽,永无尽期。诗句。

#长恨歌#唐朝#马嵬驿#白居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