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唐太宗最想要的一件宝物,对方却不卖,唐太宗只好让一个牛人出场

2020-07-20新闻8

古人常说,帝王富有天下,要什么有什么。话是不错,不过凡是自控力强的皇帝,都不会随心所欲地索取。像唐宗宋祖,都是不可多得的贤君。

唐太宗

不过,唐太宗有一个最大的嗜好,那就是书法。爱好书法是好事儿,唐太宗本来就文武双全,还会作诗。准确来说,唐太宗对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最痴迷。他搜集了前朝许多名家的真迹,其中二王的书帖最多,竟然有1300多帖。

可这一千多帖真迹里,唯独少了王羲之的神作《兰亭集序》,这让唐太宗难以释怀,闷闷不乐。

《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无需赘言,被历代书法界公认为“神品”。要知道,那是王羲之超常发挥的作品。王羲之自己都说了,写《兰亭序》的时候有如神助,一笔一划无不恰到好处。后来他又试写了十几次,都没有在兰亭集会时写的好。

王羲之在世时就非常珍视《兰亭序》,到了后世,这件书帖更成为稀世珍宝。

《兰亭序》摹本

唐太宗命人多方打探,终于得知,《兰亭序》在杭州永欣寺的一个老和尚手里。

既然宝贝有了线索,唐太宗自然认为不难得到。大不了重金收购就是了,谁会不给皇帝的面子呢。

然而,持有《兰亭序》的老和尚辩才偏偏就不给皇帝面子。因为他也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再说,《兰亭序》是辩才和尚从他师父、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手里继承的,所有权毋庸置疑。

唐太宗先是派人把八十多岁的辩才请到了皇宫,以上宾之礼在皇家道场供养着。随后皇帝的使者找老和尚询问《兰亭序》的下落,表示要重金收购。不料辩才矢口否认,自己没见过什么《兰亭序》。使者碰了钉子之后,唐太宗不死心,又亲自去和辩才谈话,态度很恭敬。辩才还是说不知道。

配图

总不能对一个老和尚来硬的。唐太宗干瞪眼,却没辙了,只好让辩才回杭州。可是,既然知道了《兰亭序》的下落,唐太宗更是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为此茶饭不思,唉声叹气。

时任尚书左仆射的房玄龄觉得这不是事儿,想到一个办法,对唐太宗说:得到《兰亭序》也不难,您只要派一个人去趟杭州,保准马到成功。

原来,房玄龄推荐的人叫萧翼,时任朝廷监察御史,是南朝梁元帝的曾孙。萧翼学识渊博,足智多谋,房玄龄很了解他。

配图

唐太宗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萧翼出马了。还应萧翼的要求,给了他几本二王的书帖真迹。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萧翼非常有耐心,他才不会直接去找辩才和尚。到了杭州,他先是装扮成一个书生,频繁地去老和尚所在的永欣寺上香、游玩。辩才和尚留意到了这个风度翩翩的书生,略一交谈,发现对方满腹经纶,而且精通书法鉴赏。这就搔着了辩才的痒处,因为他自己的书法鉴赏力也很高,不然怎么会对《兰亭序》爱逾性命。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序》

一来二去,萧翼和辩才熟络起来。辩才和尚逐渐放松了戒备,把萧翼视为知己,结为忘年之交。两人谈论最多的话题自然是书法,乐此不疲。萧翼清楚,绝不能主动提起《兰亭序》,那样就会引起辩才的警惕而前功尽弃。他带来的二王书帖派上用场了。

某日,萧翼怀揣几本二王书帖径直找到辩才,故作神秘地说,让你看几样宝贝。然后把书帖拿出来让辩才欣赏。辩才看了看说道:这的确是二王珍品,得来不易。不过在我眼里这实属凡品,远不如《兰亭序》。

然后辩才终于从墙洞里拿出珍藏的《兰亭序》,向故作震惊的萧翼炫耀。萧翼一边看一边赞叹,临走的时候把自己的书帖留给了辩才。辩才见状,索性也不再把《兰亭序》藏起来,就放在书桌上,供两人慢慢欣赏。

配图

接下来就好办了。有一天辩才出去做法事的时候,萧翼大摇大摆地来到寺庙,进了辩才的屋子。其他和尚习以为常,也懒得过问。于是萧翼拿走了《兰亭序》,并给辩才留言讲明原委。唐太宗的几本二王书帖也留给了辩才。

萧翼快马加鞭赶回长安,把《兰亭序》呈上去的时候,唐太宗惊喜得无以复加,当场重赏了他和房玄龄。

辩才和尚发现上当之后,作何反应不得而知。后来唐太宗为了补偿他,专门赏赐他了三千匹绸缎和三千石粮食。辩才却视若无睹,全都捐给了寺庙。几个月后,辩才郁郁而终。

这件事记载于唐朝书法评论家张怀瓘的《书断》。只要是学书法的人都知道张怀瓘。

无论如何,唐太宗得到《兰亭序》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好事,大书法家虞世南等人临摹过《兰亭序》。《兰亭序》真迹失踪之后,起码有几个摹本流传于世。

参考资料:《书断》

#隋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