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控制矿山贫化率 和损失率 请教关于建材矿山的损失混入问题

2020-07-20知识5

矿山企业如何优化贫化率,损失率,回收率,设备运转率,劳动生产率 采矿损失率是指采矿过程中损失的矿石量与计算范围内矿山的工业储量的百分比。矿石损失是对矿产资源的一种浪费。损失过大将会缩短矿山的服务年限,造成储量后备不足,使每吨矿石所摊销的折旧费用增加。矿石贫化率是指采矿过程中混入矿石中的围岩数量与实际开采的工业矿量的百分比值。矿石贫化率将影响出矿品位,使生产1t精矿或金属所需的矿石量增加,降低最终的生产能力,降低加工过程中有用组分的回收率,降低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选矿回收率是指精矿中某种金属重量与该原矿中金属重量的比重。它反映选矿过程中金属回收程度、选矿技术水平、选矿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在保证精矿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选矿回收率,不仅 能充分回收矿产资源,而且能提高矿山经济效益。采矿损失率、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以每吨精矿的最大利润为目标函数,在目标函数极大化的条件下,予以确定。当最佳采矿损失率、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确定后,在矿业权估价时,将它们作为常数对待。在评估实践上,应根据矿山生产数据进行统计测算。开采损失的贫化的计算 在开采过程中,未采下或采下后又丢失的矿石,称为损失。损失工业矿量与应采工业矿量之比为损失率。采出工业矿量与应采工业矿量之比较称为回采率。矿石损失按不同性质分为:一、设计损失:开采设计规定不予回收的矿石,其所造成的损失为设计损失。主要包括因地质、水文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安全条件等或因保护地表和地下工程的永久保安矿柱损失。二、开采损失:在矿床开采过程中,由于所采用的采矿方法和采掘(剥)作业等原因,造成部分应采工业矿量的丢失,叫开采损失。开采损失又分为:1、采下损失:井下开采遗留在采矿或漏斗中不能全部放出所造成的矿石损失;露天开采中因边坡滑落、剥离、夹石剔除以及爆破飞散等旨起的矿石损失;手选及装、卸、运等过程中所造成的矿石损失等。2、未采下损失:井下开采包括矿体与围岩接触带残留的矿石、矿房与矿柱残留未采下的矿石、因采掘作业不正规而未采下的矿石;露天开采包括丢失的台阶(阶段)边缘和边坡的残存或挂邦矿石,因采剥作业不正规造成未采下的矿石等。开采设计和采掘(剥)技术计划规定的损失指标叫做计划损失。超过规定指标的损失叫超限损失。在矿床开采时,由于矿石中混入了废石或损失了高品位的矿石和其它。请教关于建材矿山的损失混入问题 哪位高手帮忙解答疑惑?因为我是学采煤的,后又从事了金属矿设计,石材建材矿山刚开始接触,还不是很清晰.还有一个疑问,有关于石材矿山矿区范围和矿体范围的划定的,目前我接触的地质报告,矿区范围和矿体范围是一样的,这样就造成留边坡而损失大量矿石,石材建材矿山都是这样的么?查看原帖>;>;采矿方法选择的基本要求? 正确合理的采矿方法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安全 所选择的采矿方法必须保证工人在采矿过程中能够安全生产,有良好的作业条件(如可靠的通风防尘措施、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能。贫化率、混入率、回采率都是什么意思? 矿石贫化与损失的概念:矿石贫化是指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采矿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使采下的矿石中混入废石(围岩、夹石与表外贫矿),或部分有用组分溶解和散失而引起工业矿石晶位降低的现象称矿石贫化,亦简称“贫化”。其中采下矿石的品位降低数与原矿体(或矿块)平均品位之百分比,称为品位降低率,又称为矿石贫化率,或简称“贫化率”。废石混入量与采下矿石(俗称“毛矿石”,即工业矿石与废石之和)量的百分比,称废石混入率,表示废石的混入程度。矿石损失指在开采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地质条件复杂、采矿方法不当和放矿、运输问题等)造成的工业矿石未被全部采下或采下矿石丢失的现象。其中,采矿过程中损失的工业矿石量与该采场(或采区)内拥有矿石储量的百分比,称矿石损失率,表示工业矿石损失的程度。相应的,采出的工业矿石量与该采场(或采区)原拥有矿石储量的百分比称为矿石回采率,或矿石采矿回收率,又称矿石采收率。在采矿过程中所损失工业矿石中的金属量与该采场(或采区)内原拥有金属储量的百分比,应称金属损失率;而采出矿石中的金属总量与该采场原拥有金属储量的百分比,称金属采收率。所以,某些非金属矿产在开采过程中,往往只需。矿山贫化和损失率是怎么计算的 工业矿石品位降低的程度,以百分数表示,叫做贫化率.采出的矿石品位与平均地质品位之比.采矿中因混入废石、溶解或因富矿散失等,造成采出矿石的平均品位通常比矿体平均。矿山“三率”指的是什么? 所谓矿山“三率”,即矿山开采回收率、采矿贫化率以及选矿回收率的简称。那么为何要把它们三者融为一体呢?这还要从它们的意义说起。开采回收率是指矿山企业计算开采范围内实际采出矿石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2636433量与该范围内地质储量的百分比。根据计算范围的大小分为工作面、采区(矿块)、阶段和全矿井的回采率。开采回采率指的是全矿井、露天采场或矿务局的总回采率。开采回收率是衡量矿山企业开采技术和开采管理水平优劣,资源利用程度高低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开采回采率偏低,矿石回收量就少,成本就高。矿山企业为降低成本,获取最高的产值和利润,往往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厚弃薄、采大弃小,造成资源损失。回采率指标低,矿山服务年限则缩短。采矿贫化率是指在采矿过程中,实际采出矿石的品位比原矿石的品位降低的百分率,损失的工业储量与报销的工业储量的百分比。它是测定地下资源利用程度的指标之一。采矿贫化率是指计算开采范围内原矿地质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与原矿地质品位之间的比值。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废石、矸石混入或高品位矿石损失、或者部分有用组份溶解或散失,导致采出矿石品位低于开采前计算的工业储量中的矿石地质品位。矿山企业如何优化贫化率,损失率,回收率,设备运转率,劳动生产率 采矿损失率指采矿程损失矿石量与计算范围内矿山工业储量百比矿石损失矿产资源种浪费损失缩短矿山服务限造。矿石的损失和贫化 1.矿石损失在矿床开采过程中、使矿体中一部分矿石未采下或虽已采下而还有一些矿石丢在采场或巷道中,这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3616238些不能运到地面上的矿石就叫做损失。矿石的损失是用损失率(百分数)来表示。它是开采时损失的矿石量与工业储量之比。引起矿石损失的原因较多,但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矿床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和破坏,矿体埋藏条件复杂,在当前技术条件下难以采出而造成的矿石损失;(2)为了保护井筒或地表重要设施所保留的保安矿柱或在采区中所保留的矿柱,由于回采条件困难,不能全部采出而造成的损失。在开采金属矿床时,无论哪一种采矿方法都不可避免要有3%~5%的矿石损失率,有的损失率还要大。矿柱回采时,损失率竟达到40%~50%以上。2.矿石的贫化在矿床开采过程中,采下的矿石由于废石混入或由于矿石中有用矿物形成粉末而损失,致使采出矿石的品位低于地质品位,叫做贫化。贫化的程度是用贫化率(百分数)来表示。损失与贫化,是评价矿床开采的两项主要指标,表示国家资源的利用程度和采出矿石质量情况。在金属矿床开采中,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对于降低损失率和贫化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开采一个。

#回收率#采矿#矿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