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完形—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苛勒 D.奥苏 完形顿悟学说的提出者是谁

2020-10-06知识25

“完形—顿悟说”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 B.斯金纳 C.苛勒 D.奥苏伯尔 参考答案:C

“完形—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苛勒 D.奥苏 完形顿悟学说的提出者是谁

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是互相排斥对立的。() 正确答案:×[解析]这两种学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尝试~错误说往往是顿悟的前奏,顿悟则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

“完形—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苛勒 D.奥苏 完形顿悟学说的提出者是谁

顿悟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顿悟说的创立 顿悟之说由来已久,但真正创立学说的是东晋、南北朝的道生。他认为,在“七住”内没有悟道的可能,必须到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64646439“十住”时最后一念“金刚道心”,才有一种犹如金刚般坚固、锋利的能力,顿将一切妄惑(“愚昧无知”)断得干干净净,由此得到正觉(真正的觉悟),即顿悟成佛。相传道生著有《顿悟成佛义》,已佚。在慧达的《肇论疏》中引有道生语:“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恚释,谓之顿悟。意谓佛理是不可分的整体,故对它的觉悟,亦不能分阶段实现,必须顿悟。他还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见性即可成佛。无须按次第修习。这种顿悟成佛说,在当时佛教中是骇俗之论,反响强烈。先有慧观撰《渐悟论》,主张渐次悟入而成佛,反对道生的顿悟说。后有昙无成作《明渐论》,阐述渐悟的道理,也不同意道生的顿悟见解。南朝名士谢灵运则支持道生的顿悟理论,并有所发挥。他著《与诸道人辩宗论》,与许多对顿悟之说有疑问的法勖、僧维、慧、法纲、王体元等人问答与辩难。认为渐悟只是一种引导愚昧者的方便说法,只有顿悟才能得到佛教真谛。另有慧睿著《喻疑论》,也赞成道生的。

“完形—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苛勒 D.奥苏 完形顿悟学说的提出者是谁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应从“格物和致知”两方面的重要性,必然性来回答,更会深知其中意思!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在贵洲龙场顿悟之后,首先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为此,王阳明对《大学》古本宗旨,作出了新的“格物和致知”解释。在下引用几句学说言论来解其意。“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致知者,诚意之本,格物者,致知之实。“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从以上王阳明“格物和致知”新的解释,就可知“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必然性。为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再作以下几点理解:第一点:要有致良知的心。人的行为是“格物致知”最难之处。也就是思想是否合于天理的事。思想合乎天理,基夲上心也自然能中正,自然能修身。深知这点很重要,所以关健要有良知心。第二点:知和行为一体即可致良知。端正心性,修身的行为也各有切入点。修养是,就感情发出来而言的,正心是,就感情未发出来而言的。正心则中正,身修则平和。这点就是知和行为一体就可致良知,这也是必然性的。第三点:诚意要至纯至真,才会收到很好效果。《大学》的功夫。

#考研英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